當地時間9月4日,中国在慕尼黑車展上,成电成比亞迪宣布海豹正式在歐洲上市,动车迪海新車提供兩個版本,价格其中,洼地雙電機四驅版本車型售價為50990歐元(約合人民幣40萬元),比亚豹欧比国單電機後驅版本售價為44900歐元(約合人民幣35萬元)。内高
這一定價又引起了業內的廣泛討論。目前,成电成比亞迪海豹在國內的动车迪海廠商指導價為18.98萬~27.98萬元,遠低於其在歐洲的价格售價。粗略計算(海內外版本具體參數或有差異)下,洼地比亞迪海豹歐洲低配版本車型售價比國內高84%,比亚豹欧比国高配版本約高43%。内高
去年9月底,中国比亞迪麵向歐洲市場推出了漢、唐及元PLUS三款車型。當時,三款車型的定價也比國內高得多。其中,元PLUS德國預售價為3.8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6.45萬元),定位與大眾ID.3趨同,而國內售價是13.78萬元~16.58萬元;漢和唐德國預售價格為7.2萬歐元(約合人民幣50萬元),比國內車型幾乎貴一倍,而且也比寶馬iX3(6.73萬歐元)和奔馳EQE(6.64萬歐元)貴。
事實上,歐洲市場定價比國內更高的現象非常普遍,並不是比亞迪一家車企獨有。去年10月蔚來ET7進入歐洲,該車在歐洲的售價為8.19萬歐元~9.09萬歐元,約合人民幣60.6萬元~67.2萬元,而其在國內的售價為45.8萬元~53.6萬元。
作為歐洲本土車企,大眾也采取了相似的中歐定價方法。今年7月,大眾ID係列在德國的售價遠高於國內一事“惹怒”了德國消費者。據悉,ID.3在德國的售價近4萬歐元,而在中國降價後的售價為1.5萬歐元,中間的價差足夠在國內再買一輛ID.3;ID.4在德國的起售價為4萬歐元,而國內下調後的起售價僅2萬歐元。
與燃油車時代不同的是,中國早已成為了全球電動車的價格窪地。大眾汽車一位發言人曾向德國媒體解釋過兩地定價差異的原因,其一是中國市場具有生產成本優勢;其二是ID車型所有供應商均來自中國,較短的運輸路線和較低的生產成本,使得其在中國銷售價格更加低廉;其三是中國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大眾也不得不跟進降價。
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向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通過對比亞迪海豹的拆解,我們發現比亞迪確實具有一定的成本競爭力。比亞迪的零部件自製率約為75%,海豹的成本比同級別的國產Model 3還要低15%左右”。
這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中國車企在電動化方麵的競爭力,基於此,中國車企將對歐洲2~4萬歐元區間的大眾市場造成衝擊,鞏旻補充道,比亞迪的成本競爭力不僅受中國生產要素成本更低的影響,也得益於車企本身所具備的垂直整合和集成能力等。
基於中國汽車品牌在電動化上的領先優勢,瑞銀中國預測,到2030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全球市占率有望從2022的17%提升至33%,其中在歐洲的市占率有望從去年的3%提高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