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4E9234235A'></code><style id='4E9234235A'></style>
    • <acronym id='4E9234235A'></acronym>
      <center id='4E9234235A'><center id='4E9234235A'><tfoot id='4E9234235A'></tfoot></center><abbr id='4E9234235A'><dir id='4E9234235A'><tfoot id='4E9234235A'></tfoot><noframes id='4E9234235A'>

    • <optgroup id='4E9234235A'><strike id='4E9234235A'><sup id='4E9234235A'></sup></strike><code id='4E9234235A'></code></optgroup>
        1. <b id='4E9234235A'><label id='4E9234235A'><select id='4E9234235A'><dt id='4E9234235A'><span id='4E9234235A'></span></dt></select></label></b><u id='4E9234235A'></u>
          <i id='4E9234235A'><strike id='4E9234235A'><tt id='4E9234235A'><pre id='4E9234235A'></pre></tt></strike></i>

          首页 > 山西 > 正文 : 銀行集體賣基金,一人沒完成任務,整個支行都領不到獎金?-傻瓜新闻
          銀行集體賣基金,一人沒完成任務,整個支行都領不到獎金?-傻瓜新闻
          2024-11-22 10:34:07来源: 山西 编辑: 江蘇



          今年銀行財報上,中收的集体金人金縮水,業內也都預料得到,卖基没完因為今年的成任基金和理財產品,比最難賣的个支貴金屬還難賣。曾經,行都給中收創造極大增量的到奖財富管理業務,是银行給權益類基金做發行渠道、做托管,集体金人金但是卖基没完今年基金市場發行普遍不好,客戶不買賬。成任

          文 | 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鐵馬

          上半年,个支銀行的行都“財富中收”普遍縮水。數據顯示,到奖A股上市銀行的银行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3.61%。

          例如興業銀行、華夏銀行2023年上半年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同比下降30%以上;城商行裏江蘇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等幾個比較拔尖的城商行降幅也很大;此外招行、浦發、光大等銀行也有10%左右的降幅。



          其中,招行還特別披露了2023上半年的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為309.03億元,同比下降14.28%。

          1./上半年基金有多難賣?/

          作為一項輕資本業務,中收,特別是財富中收業務,既不會多占用銀行資本、也不會帶來不良資產,對銀行來說那是相當給力,所以在近幾年被銀行視為營收增長的突破點,要是有哪家銀行沒提出過大財富概念,那都是沒跟上潮流。

          但是今年銀行財報上,中收的縮水,業內也都預料得到,因為今年的基金和理財產品,比最難賣的貴金屬還難賣。

          曾經,給中收創造極大增量的財富管理業務,是給權益類基金做發行渠道、做托管,但是今年基金市場發行普遍不好,客戶不買賬。

          曾幾何時百億日光基那是一支接一支地發,有些基金的配售甚至達到10倍。在銀行工作的小薇說,曾經有個千億頂流的經理發基金,她們銀行是渠道,當時這支基金是要預約占位的,但是今年上半年,一提基金客戶都擺擺手。

          截至9月2日,今年新發權益類基金平均發行規模4.75億元,創下曆年最低水平,多數權益類基金發行很艱難,甚至出現募集失敗現象,銀行也損失了一大筆托管費和渠道費。

          除此之外,券商還和銀行搶基金銷售的飯碗。上半年末,在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中,前一百強中有26家商業銀行,非貨基金的保有規模占比達到了47.22%,但2021年同期、2022年同期的占比數據分別為56.24%、48.47%,說明銀行在基金的銷售和保有上已經不占太大優勢了。

          而且在今年二季度,券商渠道的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還實現了逆勢增長。中基協的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隻有券商渠道的股混、非貨基金的規模及占比逆勢上升,其中股混規模環比上升2.38%,非貨規模環比上升4.72%。

          券商的資深投顧林子表示,基金銷售有“牛市看銀行,熊市看券商”的規律,市場震蕩的時候,投資者更喜歡買ETF,因為更加靈活。另外在林子看來,券商投顧手中不僅有客戶的基金,還有客戶的股票,券商投顧手裏的客戶本來風險承受能力就更大,再加上投顧的“心理按摩”,對市場行情的接受更徹底。但是許多銀行的客戶經理賣了基金沒有後續跟進,賣完沒有繼續的陪伴,林子有個客戶,是個阿姨,在銀行買了基金虧了,客戶經理反倒嫌阿姨計較得多、承受能力差。林子說,特別是之前有些銀行會特意選擇和規模比較小的基金公司合作,但小基金公司的產品隻是曇花一現,客戶直接喪失了信心。

          2./完不成任務,全行遭殃/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銀行人為了賣基金也是很拚,業績的考核主要突出三個特點:

          其一,一個人完成不好,全營業部乃至支行連坐。

          小美是某股份行的客戶經理,她說“我們財富中收下滑得不厲害,那都是逼出來的”。

          今年上半年,小美所在的銀行有個固收+的基金任務,估計營銷上的領導們預測到任務不好完成,所以支行把任務平均分給網點,網點再把任務平均分給每個員工,所有員工都完成了,支行才能領到獎金,再把獎金平均分給每個員工。

          但是前幾年熱買基金的客戶,沒有割掉一直持有至今的,基本都虧20%左右,對基金產品的體驗感可謂差到極點,我們根本沒辦法推進。行裏也是損,每周排名兩次,要是誰完成的不好,不僅領導督導你,同事也會督促你,不能因為你一個人沒完成,整個網點或支行都領不到獎金。

          第二,許多產品隻能自掏腰包買,以前支行長、網點領導還能忽悠企業掏錢,現在領導也自掏腰包做表率。

          以前都是銀行人“自掏腰包買存款”,現在是銀行人不僅得買存款,還得買基金。阿明是一家城商行的對公客戶經理,一般零售上的指標他們不背,結果上半年他也有50萬的基金銷售指標,實在賣不出去,讓自己的親媽把最後10萬包圓了,結果基金表現不好老媽還天天在家數落他。

          以前有好基金的時候,他們會通知企業,領導還會和企業老板知會一聲。但是今年領導忽悠企業老板也不好使了。一個企業的老板擺了擺手說,下一年,他不需要對貸款有啥承諾,企業也確實不想投資,如果讓他把錢多留一陣子衝存款倒是可以支持,但是去投資真的沒辦法支持。

          第三,推產品上的違規行為增多。

          豆豆是上海的一名普通投資者,去年底被自己在銀行的同學忽悠著買了一隻基金,現在收益-30個點;豆豆表示,我同學光讓我輸XXXXX(基金編碼),姐妹帶你一起致富,根本沒說這是基金。

          後來經同事提醒,豆豆才發現自己根本沒被告知這是買基金,就稀裏糊塗買了基金,而豆豆的同學之前推薦她的都是同業存單和理財,這次她以為也是理財。

          插一句,銀行員工提示,這種事情對於不熟悉投資的人來說很常見,所以大家在熟人介紹投資的時候也要看清楚買的是什麽,不要跟風操作。最後豆豆拿著聊天記錄去投訴,銀行為了息事寧人,賠償了豆豆幾百塊的購物卡,但豆豆的損失可是將近10000元啊。

          阿紫在某股份行的合規部門工作,她表示,現在銀行隻有基金保險的提成高,定期和理財基本不算什麽業績,所以哪些提成高任務重就推哪些,推不出去怎麽辦?當然隻能硬推,例如賣增額壽險不告知這是保險;賣基金時把收益率吹的天花亂墜;無證上崗等等。阿紫還表示,今年上半年,基金業績壓頂,她見過不少經理私下和客戶說先把錢進去基金,要是虧了的話經理來補,但是打破剛兌後,基金經理自己補償也是違規的,被舉報也要被處罰。

          另外據阿紫和幾個同行的不完全統計,從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違規賣基金保險的情況明顯增多,有些違規情況離譜到,隻要報給當地證監局,準保能吃到一張罰單,所以最後要麽賠禮道歉送購物卡送米麵油;要麽就是客戶經理自掏腰包填坑,反正得讓這些事兒不上報。

          3./銀行降本:食堂綠豆湯都沒了/

          今年上半年,銀行麵臨著利潤增速放緩、營收同比下降、淨息差持續承壓等共性問題。多家銀行高管表示,銀行業下半年仍將麵臨息差收窄壓力,這就更需要中收業務來帶動業績,這同時導致,銀行人的績效更難完成了。

          年初時有家銀行流傳出了一則很苛刻的銀行績效考核:

          保險沒完成序時進度的,每天扣支行行長1000績效;
          進度沒到70%的,支行長直接免職,全部人員取消休息;
          未破0人員,每天參加調度會議,向分行領導匯報工作;
          連續三天未破0,員工待崗,專職賣保。

          當時還有人質疑真實性,但某城商行員工小明表示,這可是千真萬確,現在任務比20年市場好的時候還高,擺明了不讓你拿績效工資嘛,我們倒不是讓你待崗,待崗的話怎麽創造價值呢?如果指標沒完成,就讓你沒完沒了地去外拓,拿早7晚9折騰你。

          小明說,雖然最近保險比較熱,但是不如基金好賣。一方麵,許多客戶大約在12-16年間被忽悠著買過保險,發現很多年取不出來,對保險有天然的免疫;另一方麵,最近賣的增額終身壽險不能隨用隨取並不靈活,如果取的話你隻能告訴客戶要用保險抵押貸款,許多客戶一聽:“我自己的錢我取不出來,還得貸款”,一下就勸退了。

          小明強調,你們看到的許多銀行得保險中收大漲,那是因為以前他們都看不上賣保險,基數比較低,現在不賣不行。能簡單吃飯,誰願意和客戶費盡口舌呢?

          小明還表示,上半年其實基金和保險都不好賣,以前每季度可能還有幾千塊的獎金,上半年啥也沒有,績效還被扣了不少,對了,甚至連食堂以前像刷鍋水一樣淡的綠豆湯,都因為削減成本不供應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銀行理財子,曾經銀行係所有公司裏,理財子收入是最高的之一,甚至高於銀行係公募,但是今年銀行的理財子公司普遍規模縮水;為了招攬客戶,有些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對旗下理財產品費率推出階段性優惠,甚至提出了“不賺錢不收管理費”,他們賺得也少了;另據某股份行的理財子員工說,內部激勵的機製也不好了,今年要求必須自負盈虧,當然就從降薪上入手啦。

          這些情況反映在半年報中很明顯,半年報顯示,上半年42家上市銀行薪酬總額為4661.5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37%,增幅與2022年上半年相比幾乎收窄了一半。其中降薪的上市銀行範圍在擴大、降薪幅度在加深;一些人均薪酬較低的城商行、農商行雖然在漲薪,但漲幅與往年相比也較小:



          上半年銀行薪酬 單位:萬元

          所以說,銀行不管是從理財上,還是從銀行人的收入上,都在打破“旱澇保收”。以前銀行會歡迎“資源型員工”,當資源型員工被業績壓力薅禿了以後,甚至盯上了保潔、保安、食堂等其他後勤工作人員。

          小明聽說,連保安公司派遣的保安,最近都被要求拉客戶了。關鍵是他所在的網點,其中有個保安大叔,營銷能力超強,還是一個包租公,許多老年客戶不聽客戶經理的解釋,就願意聽保安大叔的解釋,小明和同事都覺得,不如直接把保安大叔收編,完成營銷任務吧,這個任務越來越重,員工已經想開“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