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嚴格地回溯曆史,“上海”一名的又古源頭可追溯到南宋時期從華亭縣劃出的上海縣。但是镇走,上海這座城市真正粉墨登場的红人海太好去時刻,還要從1843年滬上開埠算起。热闹在大曆史麵前,免费從1843年至今的遛娃177年不算太長,卻被上海書寫得洋洋灑灑。拍照從小漁村到中國的上海山人經濟中心,從租界到首屈一指的又古國際都市,上海以近現代中國,镇走乃至世界上最快的红人海太好去速度奮勇振興,馬不停蹄地向前、热闹向上。免费#早秋漫遊指南#
因此,可以說上海就像一座中國的複興之路的微縮景觀。在過去,上海作為縮影,寫盡了中國的百年複興。當下,上海依舊通過自己的生長,回應著最新的時代所需,它就像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一樣,永遠迎接著來自時代的第一縷浪潮。不僅如此,而且,還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在普通人的生活細處,還是在城市發展的宏觀,上海永遠能給人一種積極、健康、勤勉、包容的興旺感。
這也是為什麽即便是外鄉人,隻要身在上海,便能常常感到一種興奮的原因。不過,對於上海這座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而言,這裏除了擁有現代化的摩登大樓,車水馬龍,燈火闌珊的城市風光以外,其實還散落和分布著許許多多,充滿曆史滄桑感和歲月感的古鎮古村落。今天,帶著大家一起,走進位於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亭楓公路8588弄28號的楓涇古鎮,看一看這裏到底有哪些不一樣的風景。
楓涇古鎮位於上海市西南角,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早在2000多年前,楓涇古鎮已有百姓生活,鎮內的界河是春秋時吳國和越國的分界河,由於地跨吳越兩界,楓涇古鎮被譽為“吳越名鎮”。古鎮河道縱橫,橋梁有52座之多,其中建於元代的致和橋,有近700年曆史。古鎮有兩條主要的街道,一條是南段叫南大街、中段叫中大街、北段叫北大街的街道(雖然分段起了三個名字,但它們是連起來的一條街)。
還有一條是和平街,兩條街在楓涇三橋處交匯,呈“丁”字型。楓涇三橋則是古鎮的中心,兩河交匯處,能同時見到清風橋、竹行橋、北豐橋三座橋。楓涇是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你可以在南大街聖堂弄的金山農民畫展示中心欣賞到一幅幅具有鄉土氣息的畫作。古鎮上的畫館和名畫家祖居不少。相比上海的其他古鎮而言,這裏不僅擁有江南水鄉古鎮的獨特韻味,而且還增添了濃鬱的藝術氛圍。
除此之外,楓涇古鎮曾是江南四大名鎮之一。明朝宣德五年楓涇以界河為線,新中國成立,南鎮並入北鎮,劃歸上海市管轄,統一稱鬆江縣楓涇鎮,1966年再劃歸金山縣(金山區)。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故又稱“清風涇”、“楓溪”,別號“芙蓉鎮”。站在楓涇三橋上都可飽覽枕河人家、市河、長廊之美景,是遊客最愛的古鎮取景點 。
生產街臨河的長廊裏商鋪林立,出售楓涇燒賣,芡實糕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熏拉絲,但古鎮上的美食首推丁蹄,另外還有吳越豆腐、椒鹽鰟鮍魚、鹹菜窩眼、豆腐衣包肉、石臼蝦餅、鮮肉藕夾、秘製鄉下鹹蹄膀、丁義興蹄膀、天香豆腐幹等。其中楓涇黃酒與一百多年盛名不衰的楓涇丁蹄、狀元糕、豆腐幹三大土特產被稱作“楓涇四寶”。
藏於上海的楓涇古鎮,在這裏遛娃拍照打卡,既能欣賞到古樸的江南水鄉古鎮風光之美,又能感受到濃鬱的藝術氛圍,還能品嚐到當地特色美食。因此,這裏每逢周末或者其他法定節假日,基本上都是人山人海,實在是太熱鬧了。如果大家對這個地方感興趣的話,可以先收藏一下。等以後有時間了,再出發。帶著她(他),或者親朋好友一起,好好地擁抱和感受一下,上海楓涇古鎮所帶給大家的這些不一樣的視覺盛宴和曆史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