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汽車所有,汉为汉轉載請注明出處。名比
汽車9月26日報道
所謂敦者,亚迪大也,族用中华中国煌者,文化盛也。传递
比亞迪“漢”的力量推出,既是汉为汉對曆史的仰望,也是名比對未來的洞見,更是亚迪每個人心中的中國夢。
9月22日,“遇見·敦煌——漢家族文化沙龍暨媒體試駕會”在敦煌舉行。文化以“漢”為名,传递比亞迪漢家族誕生於國潮正盛的力量嶄新時代,同時也將當下最前沿的汉为汉造車科技帶到了用戶身邊。
本次沙龍還邀請到了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和三聯生活周刊副主編李偉,他們分別作了《敦煌時代·漢代文藝繁榮與文化遺產傳承創新》和《“漢”的探索與自信》的主題演講。
中華的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浩瀚曆史,誕生了無數璀璨的華章。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傑出的王朝之一,“漢”王朝的強盛,促進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也更進一步推動著世界曆史的進程。即便是在當下,漢文化依舊散發著別樣的光彩,引領著中華文明的傳承與創新。
在圓桌討論環節,李偉談到了河西走廊作為絲綢之路“咽喉”的重要性,河西走廊自古以來就是中外文明交換交流的通道,它承擔了很多交往的功能,而這樣一個交往功能,對於我們東西方文明的塑造和融合,以及民族間形成交往互信是非常有價值的,所以在敦煌發現這麽多文明的成果,遺留下來並不是偶然的。
三聯生活周刊副主編 李偉
在談及“漢”文化所蘊含的最可貴的精神時,卜希霆表示,“漢”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一種兼容並蓄,影響至今,它會形成中國人一種文化自信,因為正是海納百川,能夠不斷去增強自我,才能夠有更大一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存在。“這是我們強調中華民族能夠在世界立於不敗之地,是文化縱深不斷累計的過程,也正是因為這種文化自信,能夠讓我們穿越千年。”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卜希霆
而秦營也分享了一些漢家族是如何來借鑒並傳承中國文化的細節,“講一個很小的冷知識,在我們漢的車型上一共能找到20多處‘漢’Logo的標識,我們所有的輪轂、座椅,包括門把手彈開都有漢logo,不僅不違和,甚至每次看到的時候都能夠心生一種自豪感,這種可視化,是每天和大家接觸的一種體現。”
隨著全球新能源浪潮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已經與全球百年汽車品牌站在了同樣的起跑線上,這為我們汽車強國注入了新的動力,那麽,中國品牌與中華文化深度融合的契機有哪些?如此強大的文化積澱,如何來為中國品牌賦能?
對此,李偉表示,“漢”的本質是共識,是大家的精神認同。在這個理念,需要不斷去推廣和需要去尋找這樣一個文化的表達。“穿越過來我們留下來的是什麽,是我們這樣一個對未來的信心,是我們意誌,是我們胸懷世界的情懷,這是根本的。”
在這一點上,卜希霆給出了相同的觀點,在他看來,非物質文化能夠傳承到今天,關鍵還是精神的傳承。全世界現在每天都在誕生著各種各樣的品牌,各種各樣的新的技術的演進,但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品牌,更加關注可持續的精神內涵的傳達,在技術演進到一定階段以後,最關鍵是抓住精神內核。
“在整個中國品牌不斷發展過程之中,我相信一定是不斷去向各種先進的技術學習,向不同先進的國家去學習,我們從來也不說這個文明、很多文化科技是我們自己發明的,我覺得從人類大曆史觀的發展角度來講,文明互建是必然的發展規律。我們還是要兼容並蓄,包容性的不斷向各種先進文化去學習,用我們的精神更好的讓大家在產品應用過程之中,產生更好的精神上的收獲,我覺得這可能是產品的最高追求。”
在秦營看來,中國品牌最好的技術和優勢,就是我們有著特別豐富的曆史文化的資產,未來像“漢”、“唐”這樣的車型,是最有潛力成為新時代車型的IP,去影響這個世界,而這也是比亞迪所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