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355DCA2B5B'></code><style id='355DCA2B5B'></style>
    • <acronym id='355DCA2B5B'></acronym>
      <center id='355DCA2B5B'><center id='355DCA2B5B'><tfoot id='355DCA2B5B'></tfoot></center><abbr id='355DCA2B5B'><dir id='355DCA2B5B'><tfoot id='355DCA2B5B'></tfoot><noframes id='355DCA2B5B'>

    • <optgroup id='355DCA2B5B'><strike id='355DCA2B5B'><sup id='355DCA2B5B'></sup></strike><code id='355DCA2B5B'></code></optgroup>
        1. <b id='355DCA2B5B'><label id='355DCA2B5B'><select id='355DCA2B5B'><dt id='355DCA2B5B'><span id='355DCA2B5B'></span></dt></select></label></b><u id='355DCA2B5B'></u>
          <i id='355DCA2B5B'><strike id='355DCA2B5B'><tt id='355DCA2B5B'><pre id='355DCA2B5B'></pre></tt></strike></i>

          首页 > 老外在中國 > 正文 : 仰望U8上市,比亞迪邁出關鍵一步-傻瓜新闻
          仰望U8上市,比亞迪邁出關鍵一步-傻瓜新闻
          2024-11-22 08:57:20来源: 老外在中國 编辑: 環創



          文 / 電動機

          預熱8個月後,比亞迪旗下仰望品牌的上市比首款車型仰望U8豪華版終於在9月20日上市,售價為109.8萬元,迈出將於10月下旬開始交付。关键仰望品牌和仰望U8的仰望亚迪出現,標誌著比亞迪吹響了衝擊百萬豪車俱樂部的上市比號角,仰望與王朝網、迈出海洋網、关键騰勢、仰望亚迪方程豹組成了覆蓋5萬-150萬元價格區間的上市比品牌矩陣。

          過去多年,迈出國產品牌曾不止一次試圖突破自主品牌天花板,关键但進展都不順利,仰望亚迪比亞迪能打破這個魔咒嗎?上市比



          仰望,比亞迪衝高的迈出又一次嚐試

          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日漸深入給國產品牌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蔚小理、零跑、哪吒等新勢力已成為市場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極氪、深藍、埃安則讓市場看到了傳統車企的韌性。

          借助這個機遇,多個自主品牌都進入了高端市場。蔚來、理想和極氪已在30萬-50萬元價格區間收獲市場份額,廣汽、長城也開啟了再次衝高之路,江淮與華為合作的百萬MPV也有消息傳出。

          不過,百萬元級別的豪車市場一直都是燃油車的主場,而且基本是外資品牌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試圖衝高的自主品牌,都要麵臨巨大的壓力。



          即便如此,比亞迪依然要衝高,背後的原因與其他國產品牌相似。

          今年1-8月,國內新能源市場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成員隻有比亞迪,銷量超百萬;第二梯隊成員有兩個,分別是埃安和理想(銷量從大到小依次排序),銷量都超過了20萬輛;第三梯隊的成員是蔚來、哪吒,它們的銷量接近10萬輛;第四梯隊成員是零跑、極氪和小鵬,它們的銷量都超過了6萬輛。

          在去年1-8月,比亞迪的銷量為96.2萬輛,今年增長了83%。達178.3萬輛。排在第二的埃安,雖然在增速上跑贏了比亞迪,但兩者在規模上的差距卻更大了,埃安今年1-8月的銷量為30萬輛,去年為15.2萬輛,雙方的差距從81萬輛擴大至近150萬輛。這說明第一梯隊與其他品牌的差距越來越大了,比亞迪的地位不僅穩固,還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這是比亞迪衝擊高端市場的底氣,也是原因之一。



          在比亞迪的179萬輛中,王朝網產品(秦、漢、唐、宋和元)占比最高,達到52.2%。8月,王朝網銷量為13.4萬輛,其中秦、宋和元的占比為51.4%,而這三個係列覆蓋了中低端市場。也就是說,比亞迪品牌形象與“高端”的關聯度並不高。推出高端品牌,理論上可以幫助比亞迪增強在高端市場中的存在感。

          仰望U8是仰望品牌的首款車型,其定位是新能源越野車,其宣傳重點包括硬派越野、高端以及豪華。其車長超過5米,車寬超過2米,整備質量超過3噸,能像坦克一樣實現原地掉頭。續航方麵,仰望U8采用增程動力模式,CLTC綜合工況下續航為1000公裏。

          推出仰望品牌並不是比亞迪第一次衝擊高端市場。就在今年8月,比亞迪發布了越野品牌方程豹,售價區間30萬-40萬元。

          2009年,比亞迪發起了第一次衝高,推出了旗下首款硬頂敞篷跑車比亞迪S8,售價16.58萬-20.68萬元,盡管價格性價比非常高,但這款車還是沒能讓比亞迪成功打入高端市場。

          2010年,比亞迪和戴姆勒達成了合作,先後推出了騰勢300、騰勢400和騰勢500、騰勢X,產品售價摸到了30萬元的邊緣。但騰勢沒能幫助比亞迪打入高端市場,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5年-2021年,騰勢的總銷量僅有兩萬輛。直到去年發布騰勢D9,騰勢品牌的銷量才有所好轉。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淨利潤為109.54億元,同比增加204.68%,表麵來看成績很好,但相比2601.24億元的營收來說,淨利潤率不到5%,有相當大的優化空間。折算下來,比亞迪上半年的單車均收入為16.6萬。橫向對比,蔚來今年二季度的單車均收入為30.5萬,理想為32.52萬元。

          綜合來看,無論是從品牌發展還是業績的角度考慮,進入高端市場都是比亞迪不得不做的選擇。



          比亞迪何以仰望?

          回顧國產品牌的衝高之路,失敗的原因多數都是技術和品牌積累不足、導致產品與售價背離。尤其在汽車行業,燃油車時代的核心技術,如發動機,技術掌握在國際品牌中,這也導致一些國產品牌在衝擊高端市場時,心有餘力不足。

          上文曾提到,電動化和智能化給國產品牌衝擊高端市場提供了機遇,其原因就在於國產品牌有望在這兩個領域實現技術上的超車,這可以為它們提供衝高的底氣,而仰望U8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技術。

          在發布會開場,仰望U8“橫著”開到了舞台中央,另一輛U8則展示了原地掉頭能力。這兩個基於比亞迪全新技術平台“易四方”得以實現,仰望U8是該技術的首搭車型。



          易四方第一次亮相是在20年前比亞迪發布的ET概念車上。在比亞迪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時,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將其稱為一項具有顛覆性的黑科技,它也是仰望U8搭載的核心技術之一。

          具體來說,易四方是一套以四電機獨立驅動為核心的動力係統平台,突破了燃油車隻能單向輸出動力的局限性,每個電機可以單獨控製每個車輪,並任意輸出正負扭矩,實現單個車輪的獨立驅動、製動、前進和後退。

          仰望U8還搭載了比亞迪的雲輦係統,這是行業首個新能源專屬智能車身控製係統。雲輦係統共分為4個係列,分別是雲輦C、雲輦A、雲輦P和雲輦X,級別依次對應入門到高端,仰望U8搭載的應該是雲輦X。



          這四個係列都圍繞著車身底盤主動調節而展開。在雲輦係統出現前,行業一般采用電子係統來控製空氣彈簧和CDC減振器的阻尼,從而讓車在不同路況下感受到“軟硬”。雲輦係統的不同之處在於,加強了對四個車輪的控製,通過獨立的MCU芯片,控製車輪的阻尼軟硬、懸架高度。

          仰望U8所搭載的這兩個技術發布後,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節點AUTO表示,這應是很好的技術創新。

          汽車發燒友小胡認為,應該單獨來看這兩個技術,相比雲輦係統,易四方的“含金量”更高一些。“雲輦屬於新瓶裝舊酒,它的意義在於自研,大部分硬件都是比亞迪自研的。易四方比較新穎,比如它的電機動力總成的設計,對電控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小胡說道。

          據了解,易四方可分為感知、控製和執行三個層麵,比亞迪在電動化、智能化上的一係列積累為推出易四方提供了前提。



          這三個層麵都對企業的電機、電控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比如,易四方在感知層麵通過輪邊電機實現了對車輛運動狀態的不間斷感知,並結合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等智能傳感器,為決策、執行提供感知數據。

          在控製層麵,易四方通過電子電氣架構,讓中央控製器與各域控通過車載以太網,實時傳輸感知信息和控製策略,並讓控製器、傳感器協同工作,從而實現四電機的獨立控製。在執行層麵,易四方通過搭載的四個電機,實現四輪獨立驅動和精準控製。

          得益於易四方,整備質量超過3噸的仰望U8能像坦克一樣原地掉頭。在四個電機的加持下,仰望U8最大馬力能達到1200匹,百公裏加速隻需3.6秒。

          除了比亞迪,吉利旗下的極氪也推出了百萬級的極氪001FR(超跑),它搭載了四電機分布式電驅係統,也具備原地掉頭的能力。埃安則推出了售價128.6萬起、擁有1225馬力、百公裏加速1.9秒的超跑Hyper SSR。

          對比來看,比亞迪、吉利和埃安都選擇了小眾市場作為突破口。在集中優勢的前提下,三者都有機會突破品牌天花板。但都需要麵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小眾市場的需求較小,而汽車行業又具有極強的規模效應,如何算好這筆賬是個難題。

          節點AUTO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AUTO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