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華爾街之狼又出手了,這一次是石杠生的双生數據中心。
9月18日,杆收购據市場消息稱,代诞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KKR,黑花擬以11億新元(約59億人民幣)的石杠生的双生價格收購新加坡電信數據中心子公司20%股份。
隨著數字化對社會生產、杆收购生活的代诞持續滲透,數字經濟已然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黑花重要趨勢之一,也因此,石杠生的双生近幾年,杆收购數據中心成為了新的代诞投資風口。
疊加新加坡對數據中心政策方麵的黑花支持,KKR此番投資可謂是石杠生的双生踩準時機。
不止是杆收购KKR,“地產標杆”黑石近幾個月亦大肆出售資產籌集流動資金,並投身於數據中心的建造。
發力數據中心並非偶然,實際上,無論是KKR還是黑石,這一對在杠杆收購時代誕生的雙生花,即便生長方向大有不同,但在氣溫突變之下,都在著力尋找新的生機。
KKR、黑石的選擇
數字基礎設施資產的爭奪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投資商大手筆加碼。
9月18日,據市場消息稱,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公司KKR,擬以11億新元(約59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新加坡電信數據中心子公司20%股份,該交易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完成。
同時,根據收購計劃,KKR有權到2027年將股份增加到25%,而這筆投資可帶動新加坡電信整個區域數據中心業務的企業價值提升到55億新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當下數字經濟成為了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數字經濟的相關產業鏈也進入了增量市場。
一方麵,經過三年疫情的洗禮,線上會議、互聯網購物極大程度得到布局,數字化場景的擴展帶來了旺盛的數據中心服務需求。
另一方麵,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布局數字化轉型,這也意味著,未來越來越多的數據將在線上被生產、傳播和使用。
數據中心作為重要的數字基礎設施,成為了當下的價值窪地,對投資商而言,提前進行布局,無疑能夠搶占市場。
更重要的是,此前,新加坡因電力問題,開啟為期三年的數據中心禁令,直至去年7月,該禁令正式解除,同時新加坡推出綠色數據中心試點計劃。
一旦綠色數據中心試點計劃成功,相關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而提前布局的KKR其所獲得的投資回報無疑將會水漲船高。
不止是KKR,前不久,黑石集團房地產信托基金宣布,計劃通過其旗下資產QTS數據中心投入80億美元用於建設新的數據中心。
一個是杠杆並購的鼻祖,一個是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從杠杆收購時代一同走來的兩家企業,無一例外加碼數據中心。
這是時代大勢下,KKR與黑石或主動或被動的選擇。
當前,在全球經濟危機之下,包括KKR、黑石、喜達屋等投資巨頭正麵臨最嚴峻的借貸環境,套現、贖回與擠兌成為司空見慣的場景。
在市場風向不明朗的當下,KKR們如何尋找到新的方向,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尤為重要。
而在全球經濟發展當中異軍突起的數字經濟,自然而然成為了巨頭們瞄準的發力點。
有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數據中心市場收入規模超過679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9.8%;預測2022年全球數據中心行業市場收入達746.5億美元,增速總體保持平穩;2022-2027年,年複合增長率在10%左右,到2027年行業規模將超過1200億美元。
並蒂雙花的殊途
KKR和黑石都是在杠杆時代走過來的投資基金。
據了解,KKR誕生於1976年,起初從事以收購、重整企業為主的股權投資,即用小部分自有資金,再加上高杠杆收購公司的控製權,進而將公司打包或者分拆出售,從中獲利的形式。
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雷諾茲-納貝斯克公司的收購案一直被市場稱作是KRR的經典戰役。
據彼時的資料顯示,上述收購案的交易價格高達250億美元,除了銀團貸款的145億美元外,德崇和美林還提供50億美元的過渡性貸款,等待發行債券來償還。
而KKR本身提供了20億美元(其中15億美元還是股本),另外提供41億美元作優先股、18億美元作可轉債券以接收美國雷諾茲-納貝斯克公司所欠的48億美元外債。
這場以20億美元撬動250億美元的收購案,讓KKR一戰成名,也因此,杠杆收購模式被更多人所了解,KKR也被冠上了PE界鼻祖的稱號。
但與此同時,這種以小博大的收並購模式,也讓KKR成為了世人眼中的“華爾街野蠻人”。
杠杆收購模式的橫空出世,讓更多人看到了收購交易行業的超高投資收益,史蒂夫·施瓦茨曼和彼得·彼得森亦是其中之一。
1985年,兩人先後從雷曼兄弟離職,創辦了黑石,以並購谘詢業務為切入點,開始了投資巨鱷的傳奇故事。
反觀黑石的發展曆程,其最經典的杠杆收並購案例包括收購默林及之後的係列並購,打造了全球僅次於迪士尼的第二大遊樂園集團,以及2007年對希爾頓的驚險收購……
顯然,與KKR類似,黑石也是杠杆收購的老牌玩家,但在生長過程中卻走向了另一條道路--友好收購。
故事要從1986年說起,彼時,著名惡意收購者卡爾·伊坎向美國鋼鐵集團發出了80億美元的惡意收購要約,並逼迫後者通過變賣資產等行動刺激股價上升。
為保住核心資產,黑石集團聯合美國鋼鐵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了運輸之星控股有限公司,並將美國鋼鐵的核心資產轉移至運輸之星公司。
該筆業務為黑石樹立了“友好收購”的形象,而後的15年,運輸之星的投資回報也高達25倍,且黑石通過此次收購與化學銀行建立了長期的合作聯盟。
運輸之星的成功,讓黑石看到了收並購的另一種模式和另一種可能。
不過,在那個惡意收購流行的年代,黑石這種反潮流的友好收購就顯得尤為打眼,而黑石標榜的“我們兜售一種理念,你們可以信任我們,我們會跟你們在一起”,也成為了那個年代私募股權行業的一個新方向。
並蒂雙生,卻各有不同,從杠杆收購年代走出來的KKR與黑石,儼然走向了不同的路徑。
隨著時間的推演,KKR與黑石在各自的道路上不斷發展壯大,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KKR總管理規模突破5000億美元,至5040億美元(超3.5萬億元人民幣);而同期,黑石的管理規模為9747億美元。
如今,全球動蕩,各個投資基金也麵臨不同程度的波動和挫折,但從KKR與黑石的投資傾向來看,這朵雙生花似乎又找到了一同發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