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道哥
李嘉誠、孫正義,亚洲兩位亞洲首富均在深度擁抱人工智能。首富深度
李嘉誠說:“AI正在改變世界。布局”
孫正義說:作為一種“在幾乎所有領域都超越人類智能的人工AI(人工智能)”即通用人工智能(AGI)將在10年內成為現實。
上述表態,两位都是亚洲最近20天內發生的事情。
當地時間10月4日,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布局軟銀世界企業大會上,孫正義在演說中表示:他相信AGI將比所有人類智能的人工總和還要聰明十倍,在製造業、两位交通業、亚洲製藥業和金融業等領域造成廣泛影響,首富深度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布局發展速度已經在某些領域超越了人類智能。
在此不久的人工9月底,李嘉誠則向香港兩大醫學院捐款共6000萬港元,發展AI醫療教學。他表示,在醫學科研、課程等方麵,推動AI有效應用,已不可或缺。
兩位亞洲首富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集中於哪些方向,非常值得關注。
孫正義:每天都與ChatGPT-4交流
孫正義今年已經66周歲,年過花甲。
去年11月,孫正義曾宣布今後不再出席軟銀財報會議,做出引退的決定。
但是,今年6月,孫正義選擇複出,並在軟銀年度股東大會上再次公開露麵。
是什麽讓孫正義這麽快就選擇再戰江湖?答案是“人工智能”。
回歸後的首次公開演講上,孫正義就表示,AI正在帶來爆炸性的變化,目前的AI革命和今後的AI投資令他非常興奮,暫時不想退休,準備“把過去的防守模式轉變為進攻模式”。
他對了解未來科技的熱情,相比年輕人也不遑多讓。
在10月4日的演講中,孫正義表示,他每天都在與ChatGPT-4進行交流:“認為由人類創建的AI不能比人類更聰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就和人類一樣,AI現在具有自我學習、自我訓練和自我推理的能力。”
在演講中,孫正義還著重提到了超級人工智能(ASI,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的概念。
所謂超級人工智能,指的是一種超越人類智能的人工智能係統。其具有幾乎所有領域都超過最優秀的人類大腦所具備的智能、知識、創造力、智慧和社交能力。
目前,ASI的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還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ASI係統。但在機器學習、神經網絡、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其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
其中,基於多層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是ASI研究的關鍵技術之一,其能夠自動學習複雜的特征表達。深度學習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在孫正義看來,ASI將在20年內實現,其將比人類智能高出1萬倍。
為了推動人工智能,孫正義麾下的軟銀集團為員工們開展了一個關於使用AI的創意競賽,獎金高達1000萬日元。孫正義表示,該競賽已經收到了超過10萬個創意提交,公司已為其中超過1萬個創意申請了專利。
其實,孫正義如此看好人工智能發展,離不開軟銀旗下公司Arm。這家半導體研發公司今年9月14日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掛牌交易,為軟銀集團全資持有的一家子公司。
目前,包括蘋果iPhone以及安卓手機在內,全球95%的智能手機都采用了Arm架構。軟銀於2016年以320億美元收購了Arm,曾計劃於2020年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將Arm出售給英偉達,最終出售方案因監管部門的反對而“流產”。
如果說孫正義“站台”人工智能,有為自家上市公司搖旗呐喊的嫌疑,“超人”李嘉誠的布局則更為長期和深入。
李嘉誠:深度布局,看重概念
從十多年前投中Skype、Facebook、Siri等科技公司,到如今加碼醫療、芯片等AI細分賽道,李嘉誠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資一直在持續。
9月26日,他向香港大學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各捐出3000萬港元,將用於AI在醫學交互上的應用拓展。
2022年7月,港大牙醫學院宣布,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出智能製造牙冠的核心技術,可以自動設計假牙;同年11月,港中大宣布研發出人工智能係統,能通過分析視網膜圖像偵測阿茲海默症,為全球第一例。
其實,早在2002年,74歲的李嘉誠創立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瞄準的就是科技創業公司。
對於投資科技創業公司,李嘉誠有著清晰的判斷邏輯:
“互聯網創業公司大多缺乏收入,遑論盈利,投資者就是買一個吸引人的概念,5分鍾大概是講解上限。”李嘉誠說。
現在,已95歲的李嘉誠,正持續加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
還是在9月26日,邊緣AI芯片廠商耐能宣布,獲得李嘉誠麾下維港投資領投的B+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推進AI研發和落地,尤其是汽車領域輕量級GPT解決方案開發。
目前,李嘉誠已連續四輪注資,投入這家AI芯片公司的融資總額達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
另據《21CBR》的報道顯示,天眼查收錄的維港投資113個投資項目中,投向人工智能領域的就有19個,占比約17%。
在2022年,李嘉誠的投資項目中超七成與AI相關。
其中,李嘉誠重點關注的是生物醫學技術、深度人機交互、語音語義識別等三大AI細分領域。
就在今年4月,維港投資領投了澳大利亞初創公司Cortical Labs的最新一輪千萬美元融資。
這家公司是將實驗室培養的人類腦細胞與電腦芯片結合起來,這類生物計算機芯片能執行特定任務。
此外,人工智能細胞生物技術研發商Deepcell、化學計算技術開發商Chemify等,都在年內拿下維港投資的數千萬美元資金,用於細胞、分子層麵AI技術的研發,應用於醫學、農業、材料科學等。
在深度人機交互方麵,李嘉誠也有布局。
AI技術提供商Wonder Dynamics、VR遊戲技術獨角獸Improbable、觸覺反饋公司Lofelt等,先後於2021、2022年收到李嘉誠的投資。
其實,在李嘉誠這麵金字招牌背後,多筆投資的幕後推手是他相識30年的密友周凱旋。
對於人工智能,周凱旋表示,維港投資的投資策略隻有兩個類別,一是與李嘉誠的傳統業務有協同價值的項目;二是能解決巨大問題的、探索未來願景、推動前進的顛覆科技。
“未來的投資焦點將圍繞,與傳統板塊的IA(智能增強)和能夠推動未來的AI(人工智能)。”周凱旋說。
無論是孫正義,亦或李嘉誠和周凱旋,從年齡上來說,他們都已經算不上年輕。但是,麵對人工智能這一科技創新潮流,仍然在積極布局。他們主要提供的是資本的支持,而這也是人工智能從概念向落地邁出的最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