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6日報道據法新社10月4日報道,联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事務負責人4日說,国贸外界誇大了對中國經濟問題的议对擔憂,北京仍有充足的中国財政空間。
報道稱,经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蕾韋卡·格林斯潘說:“我們不認同對中國非常悲觀的担忧預測。”
當地時間10月4日,蕾韋卡·格林斯潘就年度預測報告召開發布會 截圖自聯合國貿發會議官方YouTube賬號
貿發會議以國內需求疲軟為由,联合將中國2024年增長預期從5%下調至4.8%。国贸格林斯潘在公布年度經濟預測的议对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是放緩,但不是中国我們在一些刊物上看到的非常悲觀的評論。”
格林斯潘還表示,经济中國“和其他國家不同,担忧有很大的被夸財政空間”,因此北京仍有辦法實現反彈並支持經濟。联合
報道稱,對於一些報道中盛行的悲觀情緒,聯合國貿發會議全球化與發展戰略司司長理查德·科祖爾-賴特作出了更多批評。他表示:“我們肯定不認同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采取的近乎歇斯底裏的反應。”(編譯/葛雪蕾)
延伸閱讀
環球:有必要把造謠中國經濟的“外鬼”捉出來
中國上海已成“鬼城”?這個中國人以及稍有基本常識的外國人一眼就能分辨出的“鬼話”,竟然成為美國老牌新聞雜誌《新聞周刊》的文章標題,這麽荒唐的事情背後確實有人在搞鬼,我們很有必要把這個“外鬼”給捉出來,讓它暴露在陽光之下。
《新聞周刊》應該不會無知到真的認為上海會成“鬼城”,所以才在標題後麵打上個問號,以便推卸造謠傳謠的主體責任。但它引用三張發布在社交平台 X(原推特)、拍攝於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區域的照片,不去查證這些照片的真假,以及在什麽時候什麽情境下拍的,就直接采用照片發布者離大譜的說法,稱照片上荒涼的道路和空蕩蕩的星巴克,顯示“中國(經濟)有麻煩了”。這樣的操作豈止是不專業,根本就是帶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造謠傳謠。
左:網傳圖片,右:中國媒體於下午5點在同一地點拍攝人流
該報道上來就說,這個推文在網上瘋傳,引發了上海是否已變成“鬼城”的爭論,後麵又承認許多居民對此提出異議。但緊接著話鋒一轉,就說到人們對中國經濟狀況的擔憂。其實,擁有近2500萬常住居民的中國超大型城市上海是不是“鬼城”,哪裏存在什麽爭論呢?除非眼睛失明、耳朵失聰、心智失常者,才會搞不清楚。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新聞周刊》的重點就是渲染中國經濟的蕭條,這在最近一段時間的美西方媒體中尤其流行。《新聞周刊》這次抓到了一個能吸引眼球的噱頭,就開始不顧吃相了,通過照片的視覺衝擊加上“鬼城”這種刺激性字眼的配合,製造出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中國經濟不行了”。不得不說,這類虛假信息是較“高段位”的。
如果隻有《新聞周刊》一家這麽幹,那就是個案,僅說明它的職業操守有問題,所造成的負麵影響也沒那麽大。但從今年3、4月份開始,截取某一個時間點、某一個領域的個別數據以偏概全,甚至通過直接造假來唱衰中國經濟的美西方媒體絕不止《新聞周刊》一家,這是一個集團式、成規模的舉動,其步調之一致、動作之猛烈、內容之泛濫,為近些年來所罕見。能說這都是不約而同的嗎?
9月8日,網傳圖片拍攝地的車流量實況圖,左圖為上午10點-11點,右圖為下午5點-6點
經濟學領域裏有一個詞叫敘事經濟學,用敘事影響受眾的判斷,甚至不惜製造虛假信息,打擊針對對象的士氣和信心,並試圖嚇退外部投資,從而對經濟產生實質性影響。美國已經公開將中國視作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在很多實操層麵更是把中國當成假想敵,我們不可能指望它會正大光明地與中國進行良性競爭,為贏得它單方麵發起的這場“競爭”,美國大多數時候是不擇手段的。這個視角既可以解釋美國群體性唱衰中國經濟的現象,也可以大致預測美國接下來的對華動向,說明它與基本事實是相符合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包括造謠上海“鬼城”在內的各種唱衰,也是美西方對中國發動的一場認知戰、心理戰,瞄準的是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在他們看來,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抹黑上海就是一種“重擊”。隻不過《新聞周刊》這回一腳又踢到了鐵板上。企業的嗅覺最為敏銳,如果連陸家嘴門店都“空空如也”,星巴克為何在上個月宣布投資15億元在華設立創新科技中心,並計劃到2025年將門店擴展到9000家?如果中國經濟麵臨長期危機,為何美國科技企業麵臨種種限製還要努力在中國擴大規模?
對中國來說,外界一些人製造中國經濟的虛假信息,其行可恥、其心可誅,我們自己首先要保持定力和判斷力,不被惡意造謠炒作帶節奏,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讓中國經濟蓬勃向上的事實,作為對他們最強有力的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