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孟帥 編|深海
在多位合夥人相繼告別小米後,雷軍苦心經營的也走小米再失一名合夥人,這一次要離開的雷军留是張峰。
近日,伙人有消息稱,张峰住合小米內部進行最新架構調整,也走小米集團合夥人、雷军留高級副總裁、伙人大家電部總裁張峰將離職,张峰住合其將於今年12月完成工作交接後離職。也走隨後,雷军留張峰本人轉發相關微博,伙人向外界證實了自己將要離開小米的张峰住合消息。
張峰從小米出走後,也走其執掌的雷军留大家電部也將迎來新的調整,原小米大家電部電視部將並入手機部,同時公司會成立新大家電部,業務包含空調、冰箱、洗衣機等。根據小米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如今智能大家電業務已經成為了小米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調整或是小米為了給各設備之間打造更加完善的互聯互通體驗做準備。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張峰不是小米唯一一位選擇出走的合夥人。2020年8月,雷軍曾官宣王翔、周受資、張峰、盧偉冰四位集團高管成為小米新的合夥人。
隨著張峰離職,雷軍選出的下一個十年的4位聯合創始人隻剩下了盧偉冰一人。而小米早期的8位元老級聯合創始人,目前大多也不再與雷軍一同奮鬥在業務一線。
有分析人士指出,企業高管出走通常會涉及到個人、組織、財務等多個方麵的因素。職業規劃、工作理念、組織架構調整、股權套現、薪資待遇、家庭健康等,都有可能成為企業核心高管選擇與企業分手的原因。
隨著小米聯合創始人紛紛離開,有市場人士感慨,勞模雷軍創造的合夥人製度,麵臨考驗。
張峰離職,小米再失一名合夥人
中秋國慶雙節結束後,小米為外界送上了一則人員調整的重磅消息。根據小米發布的內部郵件顯示,小米集團合夥人、高級副總裁、大家電部總裁張峰因個人原因,將於今年12月完成工作交接後離職。
雷達財經了解到,1969年9月出生的張峰,畢業於上海科學技術大學(現上海大學)無線電電子專業。1991年至1993年,張峰曾參與中國第一台模擬手機YD9100的研發。1993年9月至2012年1月,張峰效力於英華達集團,曆任研發總監及英華達南京總經理等職務。
2012年,張峰創辦了江蘇紫米電子技術有限公司。2013年起,紫米參與小米生態的布局,順應智能硬件和物聯網的趨勢,與小米展開深度合作。也是自這一年起,紫米正式成為小米產業生態鏈的成員之一,主要負責研發小米移動電源及相關配件。2014至2018年期間,小米移動電源累計銷量突破一億台。
此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紫米逐漸將IoT列為主要發展方向。2018年起,紫米相繼推出ZMI無線充音箱、ZMI鬧鍾音箱、米家驅蚊器、米家智能攝像機、米家投影儀、小米小愛鬧鍾等智能家居產品,通過米家、小愛同學App,實現對產品的控製。
天眼查顯示,江蘇紫米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達1.36億元人民幣,目前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仍為張峰。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張峰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紫米通訊技術(江蘇)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紫米通訊技術(江蘇)有限公司則由紫米國際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而張峰正式加入小米的時間,則可以追溯至2016年。彼時,小米手機陷於供應鏈危機,張峰的加入幫助小米解決了供應商元器件與手機供應的一係列難題。除了手機部供應鏈外,張峰還曾參與管理參謀部、采購委和智能硬件等部門及相關業務。
雷達財經注意到,小米官網及張峰微博顯示,目前張峰仍為小米集團合夥人、高級副總裁、大家電部總裁。10月9日,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盧偉冰以及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手機部總裁曾學忠等高管相繼為張峰送上離別祝福,而張峰本人也轉發相關微博表示感謝。
天眼查顯示,目前張峰所有任職的企業共34家。在所有任職的34家企業中,由張峰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有21家,由張峰擔任高管的企業有29家。這些企業多數與小米有關,如廣州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小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小米電子產品有限公司、南京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小米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等。
而由張峰擔任股東的企業共有9家,其中2家目前已處於注銷狀態。其餘為存續狀態的企業分別為,武漢順科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天津初林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北京貓貓狗狗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小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標點符號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州飛皇體育產業有限公司,張峰於前述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55%、13.54%、2.9%、3.69%、19%、30%。
張峰掌舵的大家電部將迎來重組
隨著張峰即將於年底正式告別小米,小米此前由張峰帶隊掌舵的大家電部也將迎來新的變化。
據媒體報道,原小米大家電部電視部將並入手機部,小米將任命潘俊繼續擔任電視部總經理一職,其將向手機部總裁曾學忠匯報。與此同時,小米還將成立新的大家電部,業務包含空調、冰箱、洗衣機等,接下大家電部總經理重任的為單聯瑜,其將向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匯報。
對於這一調整,小米官方表示將有助於提升其在智能家居領域的競爭力。小米還在內部郵件中表示,隨著市場不斷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升級,其也需要不斷調整戰略來適應市場變化。
根據小米不久前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共計錄得674億元的營收,同比減少4%。其中,小米來自智能手機業務的收入為366億元,同比減少13.4%;來自互聯網服務業務的收入為70億元,同比增加6.8%。
與智能手機業務收入下滑不同的是,今年第二季度,小米來自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板塊貢獻的收入為223億元,同比增長12.3%。第二季度,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板塊的毛利率為17.6%,同比上升3.3個百分點,創下了該項指標的曆史新高。
從占比來看,第二季度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板塊為小米貢獻33%(上年同期為28.2%)的收入,同期智能手機業務為小米貢獻54.3%(上年同期為60.2%)的收入,兩大業務之間貢獻度的差值進一步縮小。換言之,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板塊已成為小米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雷軍曾強調,在智能互聯進一步融合的當下,“手機 X AIoT”的核心戰略,會更強調乘法效應。手機核心業務和AIoT生態布局,不再隻是簡單的加法,也不是簡單的並列關係,而是能引起轉化的方程式。AIoT業務要成為手機業務的催化劑、助燃劑,滲透更多場景、贏得更多的用戶,獲得海量的流量和數據,成為小米商業模式的護城河。
截至上半年末,小米A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數達到6.55億,同比實現24.2%的增長;同期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小米AIoT平台的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用戶數達到1300萬,同比增長27.8%。6月,米家App的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17.1%至8290萬。
至於小米此次做出架構調整的大家電板塊,第二季度延續了強勁的增長勢能。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小米的智能大家電業務收入同比加速增長至70%以上,本季度小米的空調產品和冰箱產品出貨量更是雙雙創下曆史新高。
第二季度,小米空調產品的出貨量同比大漲超九成。根據奧維雲網的數據,本季度冰箱和洗衣機大盤增長乏力,中國大陸地區冰箱和洗衣機全渠道零售量分別同比下滑6.1%和3.9%。但在大盤承壓的情況下,小米的冰箱和洗衣機業務卻在第二季度實現逆勢而漲,其中冰箱產品出貨量超50萬台,洗衣機產品出貨量突破30萬台。
而小米的電視產品,更是其智能大家電業務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奧維雲網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小米電視在中國大陸地區電視出貨量的榜單中高居首位。不過,小米在財報中提到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部的收入變化時也表示,“主要是由於智能大家電、平板及若幹生活消費產品的收入增加,部分被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的收入減少所抵銷”。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小米將原先大家電部的電視板塊並入手機部,或許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小米旗下包括手機、電視等在內的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進而帶動小米電視產品的銷量。
雷軍留不住合夥人?
梳理小米的成長史不難發現,曾被小米選為合夥人的大佬,不止張峰一人;而選擇與小米告別的合夥人,也不止張峰一人。
時間回撥至2020年,當年8月,身為小米“頭號人物”的雷軍發布一封內封信宣布了幾件大事。其中之一,下一個十年,小米的核心戰略將升級為“手機 X AIoT”。其次,下一個十年,小米要繼續堅持小米永不更改的“三大鐵律”,即:技術為本、性價比為綱、做最酷的產品。
除了前述提到的這些,雷軍口中還提到的一件大事便是小米下一個十年要重新創業,為此小米將實行合夥人製度和新十年創業者計劃。伴隨著這件大事的公布,小米合夥人團隊迎來了四位新成員,此次傳出出走消息的張峰便是其中之一。
除了張峰外,2015年7月加入小米、時任小米集團總裁的王翔,2015年7月加入小米、時任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國際部總裁的周受資,以及2019年1月加入小米、時任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Redmi品牌總經理的盧偉冰,均被雷軍拉到了小米合夥人的“群聊”之中。
在雷軍看來,小米自創立以來,就一直堅持創業文化和合夥人文化。十年來,這種文化幫助小米吸引了大量傑出的人才,凝聚起以公司使命為己任、銳意進取的創業團隊,激勵和驅動著公司高速發展,才讓小米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隨著4位新合夥人的加入,再加上彼時依然在崗的5位創始合夥人,小米當時合夥人團隊的規模達到9人。不過,時過境遷,昔日被雷軍官宣成為小米新合夥人的4位大佬,如今卻奔向了各自不同的未來。
2021年3月,周受資選擇離開小米。與小米作別後,周受資轉身加入字節跳動的大家庭。彼時,字節跳動在內部信中宣布,周受資加入字節跳動公司擔任CFO,其辦公地點位於新加坡。僅僅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周受資又被任命兼任TikTok的首席執行官。
如今的周受資,已然有了獨當一麵的能力。今年3月,在出席美國國會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聽證會時,麵對美國議員“咄咄逼人”的質詢,周受資憑借舌戰群儒的表現,被諸多網友送上從容、儒雅、帥氣、有才華的高度評價。
而與周受資幾乎同時加入小米的王翔,則於去年底為自己在小米的就職生涯畫下了句號。彼時,雷軍在一份全員內部信中宣布,61歲的王翔將於去年12月底卸任小米集團總裁職務。不過,王翔將繼續作為高級顧問為小米服務。
王翔卸下小米集團總裁的重擔後,47歲的小米集團合夥人、高級副總裁盧偉冰成為了該職務新的接棒者。伴隨著此次張峰離開小米消息的傳出,小米下一個十年的4位聯合創始人如今也隻剩下了盧偉冰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堅守到最後的盧偉冰,在小米的升職速度十分“驚人”。2019年初,雷軍力邀盧偉冰加入小米,此後盧偉冰先後負責中國區及國際部的銷售管理工作,以及Redmi品牌的打造,產品規劃、生產、銷售和營銷。憑借出色的戰績,盧偉冰成功在小米上演“升職打怪”的戲碼,其一路從小米集團副總裁、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坐到小米中國區總裁、小米集團國際部總裁、小米集團總裁的高位。
另據媒體報道,在小米集團的曆史上,一共有8位聯合創始人,他們分別是雷軍、林斌、洪鋒、王川、劉德、黃江吉、周光平、黎萬強,這8人還一度被外界送上“八大金剛”的稱號。
不過,周光平、黃江吉、黎萬強已經先後卸任小米高管職務並離開小米。剩下的幾位聯合創始人,劉德在2018年擔任小米新設的集團組織部部長後基本告別業務一線,林斌在2019年出任小米集團副董事長後也鮮少露麵。此外,洪鋒和王川也相繼退出業務一線。換言之,8位元老級的創始人如今隻剩雷軍一人孤軍奮戰在業務一線。
對於合夥人相繼離開小米,微博平台上認證為頭條文章作者的“科技數碼說”評論稱,“合夥人賺夠錢都去享受生活了,最後就剩老板堅持到底,所以一般人做不了老板,雷總真的是勞模”。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雷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其實自己剛畢業進入金山工作時,整個公司隻有五六個人,根本算不上什麽大廠,但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家大廠。雷軍認為,如果年輕人進入一家小廠,能和一家好的小廠一同成長,也是挺好的一種經曆。
有分析人士指出,創始人和職業經理人在企業的角色、職責、風險和目標等方麵存在明顯的差異。相比後加入的職業經理人,企業的創始人通常更具備創業精神和奉獻能力,其也可以稱得上是企業的“靈魂人物”。麵對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創始人無論從情感還是利益角度來說,都很難進行完全的“割舍”。
相比之下,職業經理人則需要具備專業的經營素養和能力。他們受雇於企業,負責企業的日常管理和運營,通過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企業創造價值並保持較高的業績水平。與此同時,職業經理人在受雇於企業後,按照企業的要求和目標進行工作,相對較少承擔企業的整體風險。
或是意識到這一點,小米才推出合夥人製度,小米這樣做正是為了讓更多具有使命感、責任心,且戰功卓著、德才兼備、高度認同並踐行小米文化價值觀的傑出夥伴,成為小米合夥人隊伍的一員,和公司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然而,一位又一位合夥人的相繼離開,讓雷軍推出的合夥人製度備受考驗。
前述分析人士還補充稱,企業核心高管出走一般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比如,有些高管可能因為個人發展需要而選擇離開。他們希望挑戰自我,驗證自身能力,或追求更高的職業成就,選擇自主創業,以實現個人價值和提升職業生涯。當高管與公司的價值觀或戰略產生分歧時,他們也可能選擇離開。對於部分上市公司而言,當公司原始股東或員工持有的股票過了法定的持有年限,即解禁時,一些高管可能會出於套現目的選擇離場。
此外,部分高管可能會因為工作壓力過大、薪資待遇不滿意、個人原因(如家庭、健康)等而選擇離開;而公司內部的管理問題、組織架構調整等,也可能會影響到高管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