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晗 曹望雲/文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但又怕自己特立獨行而不合群。边形正是面目這種“既要,又要”的职场战士自我苛求磨平了原本鋒利的棱角,難道合群就是边形以失去個性為代價嗎?“認識你自己”這句箴言源自希臘德爾菲神廟石柱,許多人終生求索卻未必找到確切答案。面目《我們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學40講》基於經典理論與現代研究,职场战士抽絲剝繭層層深入,边形回答了當代人對自我的面目種種疑慮。
自弗洛伊德以降,职场战士諸多心理學家致力於探究“人性三問”及其背後的边形真相,北師大心理學教授王芳作為解密者之一,面目深入淺出地引導大眾了解人格的职场战士形成,激發更深層次的边形思考。人格心理學要破解的面目是塑型人格的因素以及各種驅動力,人與人之間無處不在的差異究竟從而何來?人格心理學作為新興學科,特殊之處在於吸納了哲學、神經科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比哲學更具“群眾基礎”,比神經科學更具人文關懷。
經營之聖、阿米巴管理模式的創造者稻盛和夫在《活法》裏提到了“人格”的重要性:才智越發超群之人,越需要強大的力量來控製他的才智——這就是“人格”。他也據此給出一個公式:人格=性格+哲學。性格是人與生俱來的,哲學是在人生過程中學來的,兩者合二為一,形成人格。然而,現實中即便是“六邊形戰士”也會遇到職場難題,在不受控的蛻變中戴上社交麵具,活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
社會的同化:刻板印象的傷害
相較於“MBTI”這樣的“後現代占星術”,作者在書中介紹了一種名為“大五人格”(Big Five)的人格特質描述模型。這個模型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逐漸被主流心理學家認可。它用五個維度描述人格特質: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宜人性和情緒穩定性,分別指向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組織能力及自律性、社交及能量水平、合作及受信任程度、情緒變化情況。
在職場招聘場景中,五項指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體對崗位的適配度,人力資源得以在短時間化繁為簡、對號入座。 但正如該書作者所強調的,此類測試也有缺陷。測試中的評價都由受試者本人做出,但人們很多時候並非自己人格的最佳描述者。哲學家理查德·莫蘭(Richard Moran)認為,與觀察一個馬克杯不同的是,我們觀察對象是自己,無法拉開觀者被觀者的距離,無法獲得同等客觀性。世界譜係的多元化加速了個體差異化。人與人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之間的差別還大。這話調侃又紮心,卻是人間真實。獨立的精神世界,與眾不同的認知、行為習慣,情感訴求以及價值取向等等,很難以有限的類別進行劃分。
這類測試在社會中引起狂熱,更多是因為迎合了人類的“類別化認知加工天性”和抱團本能——人以群分,形成不同圈子是大勢所趨,我們總是在有意無意間尋找同類,同類心照不宣的默契自然會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溝通成本,但人格標簽化的弊端在於自我設限,因此,即便是科學依據的標尺,也隻能當作人生主旋律的參考依據,不能盲目以偏概全。
源於拉丁文persona的“人格”(personality),本意為演員在舞台表演時戴的麵具。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因時因地換上不同的角色麵具,與其說虛偽,不如說是自我保護,也就是心理學家埃裏希·弗洛姆(Erich Fromm)在《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中所提到的“自動從眾”(automaton conformity),“依附於某種宏大敘事,通過與其他人一樣來將自我隱藏於大眾之中以此獲得安全感”。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說到,選擇拋棄集體賦予的意義需要極大的勇氣和精神力量——可見承擔起自由的責任是難上加難。
即使我們拿到了一份足夠“客觀”的測試結果,但其實也隻是對當下的人格有所解釋,並不能預測未來,它反映的與其說是人格類型(type),不如說是具體人格特質(trait)的顯著程度。因為所謂的外向、內向,隻是光譜的兩端,而處在光譜上的人在複雜現實境況中做出的選擇則千差萬別。
比如,內向人雖不像外向人那樣“社牛”,但也不一定“社恐”,他們隻是喜歡獨處,避免內耗,但在人際交往上不存在障礙和焦慮情緒。反觀熱愛交際的“社牛”,在“嗨聊”中不一定交到真朋友,而內向人貌似看起來“喪”,隻是霸氣不外露而已。
內向、外向各有優勢,但社會上長期以來形成的刻板印象,在很多時候影響了我們對個體的判斷。外向被視為積極樂觀、情商高的代名詞,內向則意味著消極悲觀、不思進取,這些看法令內向人背負了莫名的壓力。在“外向崇拜”的生存壓力之下,內向人戴上麵具強行合群,簡曆上的“性格樂觀”、團隊裏的頭腦風暴,本來格格不入的他們為了迎合主流扭曲了自我,被迫成為“偽外向人”。久而久之,沒有個性的“社會變色龍”為了安全棲身而放棄自由。
這種偏見同樣存在於大眾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從而加劇了男女不平等甚至固化了社會角色,比如很多人認為領導者應該是男性,女性不適合從事管理工作。而在在社會進化的過程中,兩性勞動分工逐漸趨同,女性顯現出男性氣質會被認為剛毅,男性若有陰柔氣質則會被詬病,基於刻板印象造成的隱性傷害打擊麵極其廣泛。
人的異化:“卷王”的誕生
網絡盛傳,東亞有三大卷王:不睡覺的韓國人、不吃飯的日本人、不放假的中國人。這種說法頗具戲劇性,也不無道理,各有各的“卷”,但殊途同歸——努力奮鬥實現目標。 “內卷”始於環境的變化,中世紀時代人際關係囿於部落與家庭,一代代人傳承生產工具和勞動技能,個人服從宿命安排,一生少有變動,生活安穩,自然不需要“內卷”。文藝複興時代起,民眾對上帝神聖的信仰日漸式微,傳統社會結構分崩離析,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推動著人類個體命運齒輪的轉動。
作為人類文明進程的分水嶺,工業革命實現了從工場手工業到工廠大機器生產的飛躍,人的身份也有了曆史性的革新,工人、資本家、消費者,有壓迫有反抗,在以勞力和智力換取金錢求生存的路上,一“卷”就是幾個世紀。久而久之,空氣汙染、極端天氣、“黑天鵝”、“灰犀牛”等事件不斷,人人焦慮,消費疲軟,不卷是不可能的。反過來,貧富差距拉大,幸福指數降低,對財富、地位、權力的渴望也會讓人們多有顧慮,不“卷”更不行。
如弗洛姆說,“過去的危險在於人們成了奴隸,而未來的危險在於人們成了機器。和奴隸相比,機器不會造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的“非人化”(dehumanization)即是將人降格成動物或機器,才有了“社畜”和“工具人”的稱呼。
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人們對卡爾·羅傑斯所說的“成為自己”,在理解上常有失偏頗。究竟是做自己?還是迎合社會做別人喜歡的自己?一旦flag架空,人生頓失意義。這種置於人生之外的態度,也是當代人的精神頑疾,即便物質生活富足,也未必增加幸福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與他人的比較中,優越感還是會有跌落的可能,到時對自己重新定位,在不斷對標中迎來高光時刻,“卷”出新境界。
這種“卷”的狀態,事實上是在與他者的比較中努力擺脫現狀的過程,“卷”出來的自我或是挖掘出潛在能力,真正超越自我,亦或捏造出了扭曲的假象,徒增新的麵具。
自我的複歸:遠離內卷,加速進化
“內卷”的說法由來已久,美國人類學家亞曆山大·戈登威澤(Alexander Goldenweiser)最初從藝術維度提出了這個概念,一種風格無法跳脫出既定模式,繼而呈現出精細和複雜化表現。“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斯賓塞將達爾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代入人類社會之中,在有限資源中競爭加劇,“零和思維”作祟,越來越多人無視規則造成資源分配失衡,由此帶來人際之間功利性交往和低信任度,催生出麵具背後那個不為人所知、與自我認同相違背的暗黑人格。
複雜多變的外界環境,會迫使個體重新籌劃各自的生活節奏和人生走向,正如個體基於環境適應性考量的生命史理論(Life History Theory),個體必須在軀體和繁衍投入之間做出分配時間、資源和能量的權衡。個人渺小的力量無法改變宏觀環境,隻能盡可能提升自身的核心實力,將自身成長和發展置於優先位置,甚至推遲結婚和拒絕生育。“中年危機”常被誤認為人到中年之後事業、家庭、感情產生的身心危機,事實上榮格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初衷,卻是年輕時打拚奮鬥達成Flag摘掉麵具後的精神空虛。他們從“現實自我”(actualself)過渡到“理想自我”(idealself),成全了自己,卻失去了豐滿的人格,自成孤島。經曆過起伏波瀾,依然懷有赤子之心的人寥寥無幾,“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也許隻是美好的期待。
身處燈火通明的職場,個體的能力強弱和優劣勢都被放大。初學乍練的菜鳥對人生規劃一知半解心生困惑是常事,然而身經百戰、見多識廣的資深職場人更是身處迷霧,每個人都在如何保全自己且爭取利益最大化上絞盡了腦汁。作者王芳引用了“投石假說”,解釋了個體力量共同協作抵抗外力的效應,因此內卷(involution)的反義詞並不是投降出局,順勢躺平,而是進化(evolution),與其壓迫自我,陷入同類內鬥,不如抱團取暖,在合作和助力等進化選擇中向外尋求對標,實現共贏。但現實社會也有因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導致集體翻車的現象,比如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所說的“公地悲劇”,無償開放的牧場,隨著牲畜的超載而成為不毛之地,福利變禍害。梅裏爾·弗勒德和梅爾文·德雷希爾提出的“囚徒困境”也是相似的兩難選擇。
有的公司也在逐漸洞察真相,在各個維度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反內卷的公司不再996,而更看重效率和勞動力產出。在人工智能時代,與其壓榨員工加班,防範“摸魚”,不如以差異化的競爭吸引人才,畢竟KPI考核猛如虎,“社畜”隻要在其位,就不會忘了高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德國韓裔哲學家韓炳哲從社會學角度解釋了這一社會精神狀況,他認為,在“績效社會”中,個人的價值和地位往往用工作績效來衡量,從福柯式的規訓社會以降,係統性的暴力並未消失,反而偽裝成個體想要“更快、更高、更強”的自由意誌,給全社會籠罩上焦慮、亢奮和倦怠情緒。或許,對真實情況的認知才能啟動對於內卷的真正反抗。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