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汽車所有,卷特捷轉載請注明出處。斯拉
汽車12月29日報道 新車信息還沒發,米汽先給你來個技術發布會的车卷,小米汽車這操作……反正在我的卷特捷印象中確實是頭一回。不過,斯拉“雷布斯”一再拿來和小米SU7比的米汽卻是保時捷Taycan(參數丨圖片),所以小米能不能卷到保時捷呢?车卷
■ 車身:壓鑄賽過特斯拉?
小米:我還有CTB
壓鑄車身算是特斯拉開的頭,現在中國品牌已經有一大把用了,卷特捷小米自然也不例外。斯拉而且小米搞了個9100噸的米汽壓鑄機,比特斯拉的车卷9000噸剛好高一丟丟——但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小鵬X9達到了12000噸,卷特捷搞得好像海軍軍備競賽,斯拉比拚起噸位來了。米汽
特斯拉采用一體壓鑄的初衷隻有一個——降低成本,小米SU7壓鑄件的尺寸不小,但是出於維修的考慮,采用了多段設計,這樣的設計,加上小米汽車初期的量,能不能降低成本,多半還是要畫個問號的。
另外,小米SU7還引入了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也就是CTB,將電池包上蓋直接作為車身的一部分,電池包直接變成了車身的一部分。CTB有利於改善空間利用率,並實現車身輕量化和成本的降低。
至於保時捷,這些技術都沒有,隻是在塔頂等部分采用鑄鋁件,並在側圍下方采用鋁擠出型材強化電池包的防護,這些設計其實也是現在電動車的主流,相對“傳統”。
要說誰的車身更強,恐怕還要從碰撞試驗和車身扭轉剛度等硬指標來看。Taycan目前在全球都進行了碰撞測試,成績穩定;而小米SU7的車身扭轉剛度達到了51000N·m/deg,如果車身被動安全結構設計沒有大毛病,大概率也能獲得不錯的成績。
■ 電驅動:電機轉速到底能多高?
保時捷:學學怎麽搞兩擋減速器吧
雖然沒有趕上搶先發布的華為電機最高22000rpm的轉速,但是小米本次發布的達到裝車水平的新電機已經達到了21000rpm,這要比保時捷Taycan的電機最高轉速16000rpm明顯高出。另外,小米還有碳纖維纏繞工藝用來強化轉子,未來的轉速隻有越來越高。
在驅動電機的另外一個硬指標中,小米達到了77%的槽滿率,接近業界公認的80%上限——是的,電機需要散熱,而且還有製造工藝的限製,也不是銅線越多越好。
而Taycan盡管最先引入800V電氣架構,但是電機槽滿率隻有約70%,新能源汽車的後發優勢體現得就很明顯了。
當然,Taycan電驅的硬貨也是業界拿得出手的——它的後電機不但采用ZF提供的兩擋減速器,確保高速狀態下的驅動效率,還可以搭配電控限滑差速器,這些都不是電機模擬可以達到的功能。順帶提一句,目前量產乘用車中采用多級減速器的,都是來自跨國品牌的高性能車型,中國品牌什麽時候能在這方麵突破一下,也是我們期待的。
■ 智駕與智能座艙
保時捷:我也有CarPlay……
比完了“傳統”的三電和車身技術,就要說到“智能電動車”現在最潮的智駕和智能座艙技術了,如果要加個限定詞的話,那可能就是“中國品牌”了。
先說智駕,小米以激光雷達、攝像頭、英偉達Orin-X芯片等為硬件基礎的智駕係統,加上小米自研的自適應變焦BEV技術、道路大模型以及超分辨率占用網絡技術,反正自動泊車可以搞定立體機械車庫,看樣子有兩把刷子。
至於智能座艙,除開“車規級”這個門檻之外,對於小米這樣的數碼老玩家,其他的都不是問題,再說還有那麽多“前車”可以借鑒嘛——所以,我們也就看到了8295芯片、全新的澎湃OS、掛在椅背上的Pad,不要忘了還有小米的生態哦。而且雷布斯也沒有放棄蘋果用戶,CarPlay也給你配上!
至於保時捷Taycan,別的不說,入門車型就連自適應巡航也需要選裝……也許,一樣的隻能說也有CarPlay吧。要解決駕駛輔助和座艙的智能化問題,恐怕隻能像E級那樣國產+本土化才能做到了。
編輯有話說:
小米作為主打數碼產品的科技企業,玩法還是和傳統車企不太一樣,不過從這次技術發布會的內容看,智能電動車的基礎技術,小米也都沒落下。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SU7正式發布還要一段時間,它所搭載的這些技術到底好不好用,我們也會為大家搶先體驗,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