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沈庹
為了提振業績,伊份业绩來伊份什麽都想賣。急需解药繼在門店賣白酒之後,伊份业绩最近,急需解药又開始賣咖啡。伊份业绩
通過咖啡引流,急需解药也並非奇招,伊份业绩很多同行都在這麽幹。急需解药公司已誇下海口,伊份业绩計劃今年底,急需解药將咖啡店中店擴增至千家。伊份业绩
隨著零食市場增速放緩,急需解药量販零食店在資本助推下,伊份业绩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急需解药休閑零食的伊份业绩賽道競爭更加激烈,來伊份四麵出擊,尋求新增長點。
但是,效果暫時仍不理想。
業績腰斬
和45天前業績預告的一模一樣,來伊份(603777.SH)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狀況繼續疲軟。
1-6月,實現營業收入21.10億元,歸母淨利潤0.5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75%和50.79%,扣非淨利潤降幅超過65%。
是什麽導致業績拉胯?公司解釋,主要來自於特定渠道收入下降的影響。尤其是,上海區域特定渠道團購業務收入減少70.17%,成為淨利潤下滑的主要因素。
所謂特定渠道業務,就是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個人集中采購業務。2022年上半年,眾所周知的特殊狀況,來伊份成為上海保供單位,特渠業務收入達2.88億元,隨著生活秩序回歸正常,該收入旋即大降。
今年以來,消費市場逐步複蘇,一眾休閑零食企業紛紛重回增長。上半年,勁仔食品、甘源食品以及鹽津鋪子,業績分別增長49.07%、34.57%和90.69%。
公司慘淡的業績,在一眾休閑零食企業中,顯得較為突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伊份的業績惡化早有征兆。
2017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增速同比下降24.42%,之後5年,營業收入基本保持個位數增長,歸母淨利潤更是虧多盈少。2020年更是巨虧1.05億元,為上市以來最高虧損紀錄。
與業績下降同時到來的,是股價的下跌。
盡管,昨日公司在披露半年報的同時,拋出3500萬元-7000萬元股份回購方案,仍未能阻擋股價下跌。
昨日報收14.09元/股,微跌0.28%,總市值47.42億元,距離今年6月最高市值已經蒸發近3成。
從領跑到掉隊
來伊份是名副其實的零食第一股,曾依靠直營開店模式,領跑休閑零食行業。隨著高光褪去,公司經營與發展平平無奇,盈利水平一降再降。
2018年到2021年,公司毛利率盡管均維持在40%以上,但淨利率均低於1%。2020年淨利率為負,為-1.62%。直至去年,淨利率才升至2.33%,低於鹽津鋪子、勁仔食品及良品鋪子等企業。
渠道的差異,可能是導致公司陷入盈利困境的重要因素。
相比良品鋪子、三隻鬆鼠等零食企業的全渠道經營策略,來伊份更側重於線下門店。在其門店結構中,近6成為直營門店、4成為加盟門店,且主要集中在上海等長三角地區。所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始終居高不下,占營業收入約4成。僅此兩項支出,就基本將公司的毛利消耗殆盡。
早在2017年,公司就曾拋出計劃,店規模要在2023年達到1萬家。事實上,今年6月末,公司門店規模隻有3663家,較年初僅淨增41家。
來伊份已將萬店計劃延遲至3年後,屆時能否實現,隻有天知道。
解藥何在?
其實,來自成本端的困擾,來伊份早已看到,近年公司向非零食業務拓展,試圖尋找緩解業績焦慮的良藥。
此前,公司相繼染指醬酒、氣泡水以及美妝、糧油等產品,今年7月,又官宣推出咖啡品牌"來咖",在各個領域不斷試探。
據中報,除了休閑零食之外,公司已推出鎖鮮產品、生鮮、水果、咖啡、茶飲、代餐類食品、IP衍生品等商品。有人認為這是不務正業,把零食專賣店已開成了便利店。
不過,外行跨行拓展業務,沒有相關產業基礎,效果自然不會太好。
以白酒為例,公司2018年底注冊成立上海醉愛酒業(持股92.99%),專營醬酒產品。2021年到2022年,分別實現收入857.19萬元、561.39萬元。今年上半年,僅實現收入408.16萬元。可以說,白酒業務在公司收入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賣酒如此慘淡,賣咖啡又會怎樣?
按照公司計劃,來咖主要在來伊份門店開設店中店,已登陸江浙滬地區400多家門店,預計年內增至800到1000家。
現製咖啡產品的成癮性、便利性,固然可以給門店帶來人流,但公司門店集中的華東地區,同樣是咖啡品牌的必爭之地,競爭更加激烈。
四處突圍,不斷蹭熱點,來伊份頻頻出圈。無論是2021年做白酒,還是今年新增ChatGPT概念等,都曾在短期拉動公司股價大漲,隨後便迅速回落,漲了個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