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F737D5FA3E'></code><style id='F737D5FA3E'></style>
    • <acronym id='F737D5FA3E'></acronym>
      <center id='F737D5FA3E'><center id='F737D5FA3E'><tfoot id='F737D5FA3E'></tfoot></center><abbr id='F737D5FA3E'><dir id='F737D5FA3E'><tfoot id='F737D5FA3E'></tfoot><noframes id='F737D5FA3E'>

    • <optgroup id='F737D5FA3E'><strike id='F737D5FA3E'><sup id='F737D5FA3E'></sup></strike><code id='F737D5FA3E'></code></optgroup>
        1. <b id='F737D5FA3E'><label id='F737D5FA3E'><select id='F737D5FA3E'><dt id='F737D5FA3E'><span id='F737D5FA3E'></span></dt></select></label></b><u id='F737D5FA3E'></u>
          <i id='F737D5FA3E'><strike id='F737D5FA3E'><tt id='F737D5FA3E'><pre id='F737D5FA3E'></pre></tt></strike></i>

          首页 > 上海 > 正文 : “假國企”總部人去樓空,有投資者稱投了200萬-傻瓜新闻
          “假國企”總部人去樓空,有投資者稱投了200萬-傻瓜新闻
          2024-11-22 11:52:25来源: 上海 编辑: 山西

          每經記者:孔澤思 每經編輯:梁梟

          近日,假国企《每日經濟新聞》收到爆料稱,总部资深圳市金玉匯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玉匯萃公司)吸引投資者“投資黃金”,人去公司承諾每半個月分紅比例12%以上。楼空不僅如此,有投據爆料人反映,称投金玉匯萃公司還宣稱與港股上市公司生活概念(HK08056,假国企股價0.031港元,总部资市值5885萬港元)合作,人去指導投資者下載專屬的楼空股票投資APP(手機應用軟件),並要求至少充值1萬港元,有投才可參與投資黃金。称投

          爆料人表示,假国企其在8月收到了最後一次分紅,总部资9月中旬左右,人去金玉匯萃公司突然停止“現金分紅”,此前組建的會員微信群紛紛解散,在深圳的總部已經人去樓空,投資APP更是至今無法成功提現。

          金玉匯萃到底是一家什麽公司?投資產品的銷售模式又是怎樣的?9月中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開展了一係列調查暗訪,揭開“黃金投資”背後的玄機。


          金玉匯萃公司總部 每日經濟新聞圖

          宣傳“藏金於民”

          來自深圳的何曉琴(化名,下同)女士炒過股、買過幣,有著多年投資經驗,沒料到自己在小河溝裏翻了船。“他們去年10月就開始做這個事了,我是今年8月聽朋友介紹進來的,說金玉匯萃公司是國企,要做‘藏金於民’的大事業,拉我們投資一起黃金理財。”

          “金玉匯萃公司合同裏寫每半個月分一次紅,假如投20萬左右,兩年後一共可以收到100萬出頭,但現在就給我分過一次,公司就已經跑路了。”何曉琴表示,“他們還給投資者等值的實物黃金作抵押,但這樣分紅比例就低很多,大多數人都沒拿實物。”

          據何曉琴所述,金玉匯萃公司首先會以下屬的深圳市金玉天成黃金製品有限公司名義,與投資者簽訂《黃金製品購銷合同》,主要內容為購買黃金首飾,並約定了黃金重量、價格和交接方式。以一份8月簽署的合同來看,購買500克黃金需要28.75萬元,平均每克售價575元,而彼時的黃金現貨價格約為450元一克。但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從獲得的多份合同、收據來看,消費者實際需要支付的金額,僅為合同標注價格的約20%。

          購銷合同之外,投資者還會簽一份以港股上市公司生活概念作為甲方的《戰略合作協議》,約定每半個月向投資者過戶投資額約12%的等額上市公司股票,一直持續兩年時間,由此完成所謂的分紅。這麽計算,四個月後投資就差不多能回本,年化收益率甚至超過200%。

          值得注意的是,何曉琴還稱,金玉匯萃公司還要求投資者下載一個名為“共得”的投資APP,鼓勵購買生活概念的股份,還要投資者充值1萬港元以上,才可獲得黃金投資的資格。不過從實際操作看來,公司的分紅辦法和合同並不一致。何曉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金玉匯萃公司的分紅是直接現金轉賬的,《戰略合作協議》寫的分紅辦法(即贈送股票)實際並沒有執行。“但從8月24日開始,半個月一次的分紅就改成了每月一次,9月十幾號開始就不能兌現了。”

          “法定代表人”稱身份被盜

          金玉匯萃公司自稱國有企業,旗下還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家“金玉”“黃金”係列公司,加上其宣稱的港股生活概念,多個主體輪番出現,讓不少投資者一頭霧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金玉”徒有其表,實則敗絮其中。

          首先,金玉匯萃公司是國有企業嗎?在“深圳市金玉匯萃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上,一條2月20日發布的宣傳片稱,公司隸屬於國有企業融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恒能源),是由國務院實際控製的國有企業,業務覆蓋黃金開采、加工、銷售全產業鏈。

          在公眾號簡介中,還出現了一個熟悉的名詞,即公司自稱是“國企電力公司子公司”。企查查APP顯示,融恒能源全稱實為融恒能源科技(雲南)有限公司,層層股權穿透之後,國家電力公司間接持有其約26%的股權,是名義上的實控人。而這一身份還得到了深圳本地一個社會團體組織的“認可”。2022年12月14日,深圳市科技金融促進會發布公眾號文章,宣布金玉匯萃公司入會並成為副會長單位。文章還稱金玉匯萃公司是“國家電力(國有企業)的子公司”。

          今年8月,《每日經濟新聞》曾發布報道《追蹤|頂風“作案”?假國企被曝光後,旗下公司又宣布巨額投資“手握”近600億項目能否兌現》,揭露了“國家電力公司”作為一家20多年前就不存在了的央企,屢屢被不法分子假冒下屬企業。

          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金玉匯萃公司股權關係發生變更,上級股東變成了5月底才成立的“湖南中洲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再往上股權穿透,實控人則變成了“國資委(國有資本)”。事實上,各地國資委名稱都包含地名前綴,至於“國資委(國有資本)”是什麽性質的實體尚不清楚。

          除了更改股權,金玉匯萃公司還三番五次更改公司高管。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顯示,僅今年以來,公司主要人員就經曆了張茜→俞慶龍→王千→馬金玉→張強等多次變化,目前,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為張強。為求證公司經營狀況,記者於近日撥通了張強的電話,對方回應卻有些出人意料。

          張強稱,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別人盜用了,“我是東北的,也是這兩天才知道這個事,過幾天我也要去深圳處理的。”記者在表明身份之後,張強表示,“我也是受害者,我也說不清,先讓他們(警方)調查吧”。對於張強給出的說法,記者暫時無法從其他渠道進一步驗證。

          資本運作涉及港股公司

          在金玉匯萃公司和生活概念之間,俞慶龍是關鍵人物。

          據生活概念公告,這家港股上市公司原本的主營業務為餐飲供應服務。今年2月28日,生活概念稱與金玉匯萃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4月20日,由俞慶龍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深圳市生活概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現為生活概念持股100%子公司。

          而到了6月9日,俞慶龍就獲委任為生活概念的執行董事。隨後的9月6日,生活概念發出股東周年大會等公告,建議將公司中文名改為“金玉滿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向市場展示更貼合企業的身份和形象。

          在“深圳市金玉匯萃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上,記者也發現,今年6月之前的文章,俞慶龍還被稱為“金玉匯萃董事長”。

          為探明金玉匯萃公司現狀及業務的真實狀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於9月中旬前往公司位於深圳市福田區華嶸大廈的總部辦公室實地探訪。

          在華嶸大廈26樓,記者看到各種“黃金升值”“藏金於民”的宣傳畫冊還靜靜掛在牆上。現場有數十位前來討要說法的投資者,但從業務部門到VIP(貴賓)接待室,公司員工早已不見蹤影。投資者三三兩兩坐在會議桌前,講述自己的投入金額。席間,有人自稱為了投資借下高利貸,有人翻出合同,稱抵押房產後拿200餘萬元給金玉匯萃公司。

          聽說數公裏外的京基濱河時代廣場分公司裏還有工作人員,幾位投資者快步走出總部,準備去下一個地點尋找希望。但實際上,這裏隻有一位留守的工作人員,為來訪投資者登記投資金額等信息,對於什麽時候能夠回款,現場沒人能說清楚。記者隻從電腦屏幕上看到,僅一個代號“8-7的業務部”,有登記的7月以來投資合同金額就將近4000萬元。

          頗有戲劇性的是,記者在本次的維權現場認出了幾位在公司合影中站在俞慶龍身邊的人,疑似是公司工作人員,而他們卻以受害者的身份和廣大投資者坐在了一起。在大部分人無言等待之時,仍有少數人相信金玉匯萃公司是國有企業,會在渡過困難時期之後繼續分紅。他們甚至在人群中宣傳:“不要報警,警方把公司賬戶查封了,就一分錢都拿不回來了。”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輾轉聯係上俞慶龍。電話接通後,記者詢問了公司對投資者的退款情況。他僅回答:“他們統一處理,統一安排,因為現在人太多,這兩天……疏散了,沒事啊”。自顧自地說了幾句話之後,還沒等記者表明身份,俞慶龍就掛斷了電話。

          标签: 寧夏 財智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