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壘磊
開頭先拋一個問題:
到底是去規則明確的地方賺錢,還是去里赚钱去規則不明確的地方賺錢?
對有錢人而言,去規則明確的去里赚钱地方賺錢;對聰明人而言,去規則不明確的去里赚钱地方賺錢;對普羅大眾而言,規則明不明確都賺不到錢。去里赚钱
我舉個擼毛的去里赚钱例子你就明白了。所謂擼毛,去里赚钱就是去里赚钱通過低成本的方式,做更多符合某個主體期待的去里赚钱事情,從而拿到對應獎勵,去里赚钱通常是去里赚钱某種可以出售的代幣。
毛有大毛小毛之分,去里赚钱幾乎所有的去里赚钱大毛,全都是去里赚钱意外之喜。什麽意思呢?去里赚钱就是某個項目很火,但它的獎勵規則沒那麽清楚,誰也不知道它估值多少,以及能發多少獎勵,人人都有一搭沒一搭地刷著,突然有一天發了空投,每個人都拿到了一大筆錢。這基本是所有大毛的路徑。
那什麽時候就沒有大毛了呢?大家都知道它估值多少了,都知道它會發多少錢了,每做一件具體的事情給多少也量化清楚了,這個時候就算它估值再高,人們也拿不到多少了。為什麽?因為你估值再高,也架不住人多,人一多,必然會把獎勵稀釋到和成本相稱的地步。這時候隻有有錢人可以靠自己的本金優勢賺錢,收益率雖然沒那麽高,但本金大,所以絕對值還是可觀的。
而普羅大眾呢?千萬不要覺得普羅大眾就是笨蛋,這個社會上笨蛋是很少的,所謂普羅大眾,指的是有點小聰明,沒有大智慧,覺得自己能跑贏市場全身而退,在該貪的時候不貪,在不該貪的時候狂貪的人群。
真正的聰明人是知道哪裏沒有回報也該堅持,哪裏就算回報很大也該抽身的人,而普羅大眾的行為往往相反,他們屬於貌似聰明的普通人。
當我們去衡量一件事是否值得的時候,是有一個三角考量的,即成本、風險和收益。這個三角決定了低風險的事情幾乎都是不值得一做的,因為沒有認知溢價。什麽意思?就是如果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低風險的,那麽大家一定會把收益卷到極低,這裏每個人的認知是對等的,所以就沒有溢價。收益率以誰的耐受度為準?以那個對收益回報要求最低的人為準。
但高風險的事情就不一樣,它是有認知溢價的,就是每個人對風險和回報之間的估計,既有可能過於樂觀了,也有可能過於保守了,這一切都取決於每個人的認知能力。隻有這樣的地方,才有賺錢和虧錢的可能。
那怎麽選這樣的地方,和怎麽做,才能讓賺錢的概率大於虧錢?幾個條件:
1.規則不太確定——一旦確定了就會被大資金卷。
2.熱度很高但有門檻——熱度很高代表確定性的機會,有門檻代表確定在你之後還有大量的人待進入。
3.成本有限但收益無限——這代表損失有限,但潛在的收益無限。
以樓市為例,什麽時候收益率最高?政策最不明朗的時候,大概是2000年前後,這時候沒人知道炒房有啥收益,也是溫州炒房團收益最高的一段時間,那個時候誰的膽子大,收益就大。
什麽地方能買?大家都知道一線城市好,但限購了。限購明明是減少了炒房資金,為什麽越限越高?因為金融產品的價格來自預期,大家都知道有一堆人想進而進不來,所以繞過限購的那幫人就願意繼續買。而現在政策慢慢鬆綁呢?反而不行了。
這些就是對以上三條規則的詮釋,在任何投資市場幾乎都適用。
那在收益無上限的條件下,怎麽讓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變得風險很小呢?讓多數人管住自己的手,遵守紀律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隻能是參與一件投入必然有限但收益還是可以無限的事,比如擼毛,隻要擼毛的標的符合“規則不確定”和“熱度很高但有門檻”,那麽隻要你比別人先跨過門檻,我認為就是一個性價比極高的投資。
我是蔡壘磊,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