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D6FFD12B60'></code><style id='D6FFD12B60'></style>
    • <acronym id='D6FFD12B60'></acronym>
      <center id='D6FFD12B60'><center id='D6FFD12B60'><tfoot id='D6FFD12B60'></tfoot></center><abbr id='D6FFD12B60'><dir id='D6FFD12B60'><tfoot id='D6FFD12B60'></tfoot><noframes id='D6FFD12B60'>

    • <optgroup id='D6FFD12B60'><strike id='D6FFD12B60'><sup id='D6FFD12B60'></sup></strike><code id='D6FFD12B60'></code></optgroup>
        1. <b id='D6FFD12B60'><label id='D6FFD12B60'><select id='D6FFD12B60'><dt id='D6FFD12B60'><span id='D6FFD12B60'></span></dt></select></label></b><u id='D6FFD12B60'></u>
          <i id='D6FFD12B60'><strike id='D6FFD12B60'><tt id='D6FFD12B60'><pre id='D6FFD12B60'></pre></tt></strike></i>

          首页 > 內蒙古 > 正文 : 高跟鞋究竟是誰發明的?-傻瓜新闻
          高跟鞋究竟是誰發明的?-傻瓜新闻
          2024-11-22 13:02:23来源: 內蒙古 编辑: 浙江

          誰讓姑娘更加美麗?高跟什麽使您的雙腿顯得修長?誰創造了如此尤物?什麽讓女子為之癡狂?那就是一雙美麗的高跟鞋。如今世上,鞋究女孩子不管身高多少,高跟不管容貌如何,鞋究不論富貴貧窮,高跟不論學識高低,鞋究也許可能沒有平跟鞋。高跟但是鞋究,鞋櫃裏最少都會有幾雙高跟鞋,高跟這是鞋究姑娘們的最愛。那麽,高跟究竟是鞋究誰發明了高跟鞋呢?


          如果從純現代的製鞋工藝以及高跟的位置來講,高跟鞋應該是高跟舶來品。據說源自法國國王路易十四(1638~1715),鞋究這位波旁王朝的高跟國王,是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沒有之一,從1643年到1715年一共72年。

          路易十四身高154厘米,典型的矮子。剛開始是因為宮廷裏的宮女們經常晚上偷偷翻牆出去參加舞會,路易十四就讓工匠設計一種讓宮女行動不便的鞋子,鞋匠於是將宮女的鞋跟加高,踩踏地板時會發出嘎吱聲,來引起人們警覺,製止宮女偷跑的行為。


          路易十四

          可是沒料到,幾個月後宮女們習慣了高跟鞋。並且發現高跟鞋對拉伸腿型很有好處,還顯得苗條,於是他們繼續穿著高跟鞋出外參加貴族們的舞會,使得高跟鞋在上層流行。而路易十四得知真相後,也開始穿高跟鞋,彌補自己的身高不足。不過,隻有他的鞋底是象征國王尊榮的紅色,這在凡爾賽宮的畫作上,也清晰可見(如上圖)。

          也有人認為高跟鞋的起源是中世紀歐洲,人們為了騎馬方便,因此給馬靴設計的高跟。這樣鞋跟可以僅僅貼著馬鐙,便於用力。還有人說那時候地麵較髒,設計高跟是為了顯得清潔。總之,一切說法都是認為高跟鞋起源於歐洲,後來得以逐漸流行世界。


          事實上,在中國古代,早就有了高跟鞋,隻不過位置和作用不一樣而已。有記錄可循的是《莊子》:“介子推抱樹燒死,晉文公伐以製屐也。”南朝劉敬叔的《異苑》卷十有記載,其中關於“足下”稱呼來源的條目中,有:“介子推逃祿隱跡,抱樹燒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製屐。每懷割股之功,俯視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稱,將起於此。”


          這是個真實的曆史。春秋戰國時期,晉國重臣介子推在自己大腿上割肉讓流亡在外的晉文公重耳充饑。後來晉文公分封功臣時忘了,但是介子推不願同其他誇功邀賞的人在一起共事,便背母入綿山(山西介休)。晉文公發覺後很後悔,為了找到介子推,便放火燒山,介子推寧死不出,後來母子皆在一棵大樹下被燒死。

          晉文公悔恨異常,便伐取那棵大樹做了一副木屐,走起路來咯吱咯吱響,用來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晉文公勵精圖治,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被燒死那天後來成了“寒食”節,全國禁火,吃涼食,這個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以此紀念介子推。而“足下”也成了對人的尊稱。


          據考古發現,人們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習慣,在浙江寧波發掘出的木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隻不過古時人們多穿平底鞋或靴,用皮、草、麻做平底鞋的叫履木頭的叫木屐,並且底部有兩齒,可以減少和路麵接觸,便捷衛生。穿木屐在漢代一直到唐朝都比較盛行,如《後漢書·五行誌》:“延熹中,京師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始嫁至,作漆畫屐,五彩為係。”指出漢朝木屐流行之廣。


          《晉書·謝安傳》記載,謝安得知“淝水之戰”大捷後,激動地都“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南朝山水派詩人謝靈運,在前人的基礎上,設計了上山下山的木屐,上山時卸掉前齒,下山時則脫掉後齒,史稱"謝公屐"。詩仙李白非常崇拜謝靈運,他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就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他的《浣紗石上女》詩中“一雙金齒屐,兩足白如霜”,可見一直到唐代木屐還是男女比較常見的便鞋。


          現代日本還流行木屐,這是因為日本文化源自隋唐時期,日本木屐的名字來自中古音“屐屜”。周邊國家在引進漢文化後,除了傳統儒家文化外,還保留和繼承了我們先人的不少生活習慣和習俗,可以作為研究參考。因此不少人評價,要看中國隋唐時期文化去日本,要看宋明文化去韓國。


          到了宋代以後,由於受程朱理學束縛,婦女纏腳,因此婦女木屐就退出曆史。至於明代的官靴,現在我們看到的戲台上的“厚底官靴”都是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真實的官靴並不高。而清代滿族旗人所穿花盆底“高跟鞋”,是滿族的民族特色。也是為了使旗袍不落地,身材顯得高挑。高出的是中間鞋底,鞋子並沒有展現出來,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高跟鞋。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古人早就發明了木屐,隻是為了便捷。至於其他的鞋履,則在做工麵料上非常考究,但是並沒有把提高身材運用到實際當中。而西方雖然發明較晚,但是把高跟和人體結合在一起,高跟鞋除了增加高度,更重要的是給女士增加了魅力。



          穿高跟鞋,可以讓女子步幅減小,重心後移,腿部相應挺直,致使臀部收縮、胸部前挺,造成“前凸後凹”的曼妙身材,讓女子站立、走路都別有風韻,嫵媚婀娜,亭亭玉立,因此成為現代女子的最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穿高跟鞋。比如少女、孕婦以及老年人就不適合穿高跟鞋,其原因和生理以及安全有關。


          高跟鞋的形成其實是各種文化的交流和演變,是多種文化的碰撞和相互借鑒的基礎上誕生的。並不能準確說明是誰發明的,而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擇優選擇。因此,我們在穿高跟鞋的時候,知道我國古人曾經有穿木屐的習俗,了解“足下”的來曆,也知道如今的高跟鞋源自歐洲,就可以了。


          2017-10-7榆木齋(yum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