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超級政策周”激活“塵封”基金賬戶 恢複基民信心仍需努力)
證券時報記者 餘世鵬
上周(8月28日至9月1日),超级A股迎來“超級政策周”,政策周激普漲行情下基金淨值紛紛“回血”。活尘户恢不過,封基复基較之長期虧損,金账短短數天的民信“回血”依然是“杯水車薪”。當前擺在基金業麵前的心仍需努關鍵問題,是超级如何真正恢複基金投資信心。
久旱逢甘霖
根據Wind數據,政策周激上周全市場普通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均取得了逾3%的活尘户恢平均收益率,此前一周(8月22日至8月26日)兩類基金平均虧損則超過1%。封基复基具體看,金账近一周成長類主題基金漲幅居前,民信最高漲幅均超過10%,心仍需努比如東方人工智能主題、超级南方信息創新等基金。
淨值回升,也讓基民打開了“塵封已久”的賬戶。基民陳先生持有的5隻基金5個交易日一共浮盈近5000元,僅8月29日當天浮盈就接近3000元。陳先生對證券時報記者直言,“這是久旱逢甘霖,之前基金持續虧損,大約有一年多沒打開過賬戶了。這幾天市場大漲,周圍人又談起基金投資,我也跟著打開看了看。”
像陳先生這樣的基民不在少數,他們大多在2020年高點入市,買入明星權益基金持有至今。對他們來說,和長期持續虧損相比,短短數天的“回血”仍然是“杯水車薪”。
陳先生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他從2021年1月開戶買入基金起,至2023年9月1日,累計虧損達到了3.56萬元。其中,某中小公募旗下明星基金經理的一隻基金累計虧損超過45%;另外兩隻基金為兩家頭部公募旗下明星基金產品,累計虧損均接近35%;還有兩隻基金分別為成長投資、“固收+”產品,虧損幅度分別約20%、5%。
這種代表性個案,還可在基金整體盈利數據中得到佐證。以近日剛披露完畢的基金半年報為例,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整體盈利為1408.62億元,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則分別虧損1182.65億元、194.23億元,相比之下債券基金實現盈利1516.89億元,貨幣型基金也有1130.91億元的盈利。
而在熱門賽道大幅回調的2022年,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合計虧損一度接近1.7萬億元,其中明星權益基金是重災區。比如,華南某兩隻重倉消費白酒的明星基金,今年上半年虧損均超50億元,包攬全市場倒數兩位,2022年這兩隻基金的虧損甚至分別達到74.84億元、107.14億元。滬上某公募重倉醫藥的兩隻基金,上半年虧損幅度均超過40億元,2022年虧損幅度更是分別高達108.81億元、83.73億元。僅僅是這4隻明星基金,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持有人戶數就超過了1300萬人。
信心比黃金更寶貴
虧損依舊在,如何才能真正恢複基金投資的信心?業內人士人認為,首先要重新認識信心下降的合理性,以及錯誤投資行為導致的心理落差。
天相投顧董事長林義相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權益基金的業績主要取決於市場行情,股價不好卻要基金做好業績,從整體上來說不是很難,而是根本不可能。“如果基金收益和股市走勢差不多,已是不錯的成績了。但從基民角度來說,買基金賠了錢,他們的不滿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中的一種情況是,他們投資賠錢了,但基金管理公司隻管收管理費,旱澇保收。”
“許多基民在上漲行情中獲得了較高收益,導致他們對投資的期望過於高企。一旦市場行情回落,他們往往會遭遇較大虧損,這超出他們的承受能力,從而導致信心下降和失望情緒的產生。這說明,相當部分的基民對投資市場的風險認知不足,認為市場隻會漲不會跌,以至於在市場出現波動、基金虧錢後覺得難以接受。”晨星(中國)總經理馮文對證券時報記者說。
“在賽道行情回落後,基民發現此前的盈利預期和風險判斷,與實際收益和自身實際風險承受能力發生了較大偏離。”盈米基金將這種偏離歸因於三方麵:一是基民對市場行情期望過高,風險認知不足,希望獲得高回報,但市場波動卻造成了損失。二是基民理財觀念尚未轉變,不足以應對複雜的金融市場。他們在投資時容易發生“長錢短投”或“短錢長投”,使得長期投資收益過低,或短期投資因時間問題最後“割肉”離場。三是基金業由賣方銷售模式向買方投顧模式轉型仍需時間。傳統代銷機構為追求手續費傭金收入增長,有動力周轉客戶資產,助長了基民追漲殺跌的行為。
反思基金高位營銷
業內人士表示,基民在高位買基金,基金公司的高位營銷起到了“催化劑”作用,這是恢複投資信心要反思的地方。
“基民上述行為和心態變化,反映出基金公司在市場營銷策略和投資者教育方麵有所不足。”馮文認為,在高點發行新產品固然能吸引增量投資者入市,但也給基金經理建倉帶來困難,使得產品成立後基民投資體驗打下折扣。實際上,基金營銷在市場情緒高漲時過於注重收益宣傳,未能對投資者可能麵臨的虧損進行充分說明和告知,導致不少投資者誤將高收益視為常態,最終無法接受淨值大幅回撤和虧損。
某公募品牌總監提起一個現象,基金品牌圈內平時會私下談論哪家公司產品營銷做得好,聊下來後發現大家對營銷做得好的公司都有一致共識,但大家私下買的基金卻都又不是這些公司的。“基民雖是自願申購,但不意味著這是他們真正想要的產品。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基金公司推銷給他們的錯誤的東西。消費類的直播帶貨(如麵膜、護膚品等)也做營銷宣傳,但他們有明確提示某些產品不適合某類皮膚人群,但基金銷售並沒這類明確提示,基本上有錢都可以買。”該品牌總監說。
隨著賽道行情破滅,基民投資信心也明顯下降,今年以來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基金業已意識到了上述問題的嚴重性,不敢再“做加法”。
張女士是一位從業近10年的基金人士,目前是一家中小公募的品牌營銷負責人。她觀察到一個現象,今年基金產品的節點宣傳明顯減少了。“放在往年,半年度前後起碼要展開兩輪以上大規模宣傳,甚至還會約多家財經媒體做專訪,但今年似乎一點動靜都沒有。”張女士說。
北方某大型公募的一位市場人士也對證券時報記者說,公司今年產品營銷正常開展,但不會有特別的動作,包括針對半年度和季度節點的營銷宣傳,“一是擔心刺激基民神經,二是因為短期業績不好,隻能著力講長期故事。”
提高認知完善製度
反思之後,會有怎樣的建言和行動來恢複基民信心呢?
證券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了個別公司的一些做法:一是輿情管理聚焦化,特別是針對明星基金經理的負麵輿情。某頭部公募為應對明星基金經理的負麵輿情(包括針對基金經理的個人謠言),去年從互聯網大廠挖來一位擅長危機公關的專業人士,專門負責媒體溝通和投資者關係維護。二是節製新基金發行,做好存量管理工作。前述北方公募市場人士說,“前幾年不少權益基金高位發行,幾年下來基民被傷得挺厲害的。上半年我們公司的一隻重點權益產品在市場低迷時逆勢發行,把相關渠道資源都擼了一遍,但發行依然很艱難。按照我們年中時的布局,下半年可能不打算發新基金了,而是努力做好存量產品持續營銷。”
盈米基金CEO肖雯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恢複基民信心要建立認知、交易和關係閉環。過去資管行業在預期管理上做得不夠好,投資者期望獲得高收益但又不願承擔高風險。資管機構應和銷售渠道一起加強客戶的預期管理,把“有可能經曆波動、但會獲得收益”的理念提前“種”到基民心中,基民在麵臨波動時就可以更從容。
林義相則表示,基民信心下降與市場行情不佳有關,同時也與基金業某些製度有關。比如,有明確投資策略和方向的“賽道”基金,業績與市場平均水平差別很大,某些出現風格“飄移”的基金並沒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反映出現行製度對基民利益的代表和保護是有欠缺的。“我們很少見到基民經由持有人大會有效地維護合法權益。在現行製度安排中,代表基民利益的職能和權力,主要交由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但這兩者在行使相關職能和權力時,常常會麵臨利益衝突的窘境。”
林義相建議,在允許現行基金公司發起設立基金的同時,可考慮引入第三方麵獨立的“基金發起人”角色。他們有權發起基金並代表基民去選擇、評價和變更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還可為維護基民利益采取法律行動。不過,這類角色的引入不應增加投資者成本,他們收取的各類費用總額不應超過現行監管規定,同時可考慮對這類機構的員工薪酬、利潤分配等進行一定限製,鼓勵將資金和未分配利潤用於基金投資者維權。